如果把大学生比做高校的产品,那么,毕业后能否实现就业就成了是不是“合格产品”的重要标志。
每年假期,都有很多大学生在社会上打工。打工的好处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赚钱贴补生活;二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前感受和适应社会;三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助于自己明确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不过,除了学校为本校学生安排的实习,大学生们自己在假期找工作的经历又怎么样呢?又是一个寒假来临,很多大学生可能带着好奇心又要踏上打工之路,记者特意采访了一些在读大学生假期打工的三类经历,但愿这些经历对准备在寒假打工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提供些许借鉴,同时也让更多的社会人了解大学生们在通往“合格产品”的路上还要走多远。
第一类:学校或家门口的打工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打工的发生地都在学校或家的附近。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这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样吃住都在学校或是家里,学校食堂的消费以及住宿费用相对外面要低很多,同时还比较安全。如果是住在家里,生活条件则会更好。在家附近打工的大学生通常会做家教、餐厅服务生、商品促销员或一些体力劳动活。有些学生也反映,上面各类工作有些也是靠父母的关系才能找到的,毕竟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还是相对不成熟,同时企业、单位对短期工的需求不多。郑州某大学的小孟同学为记者讲述了他2009年暑假的打工经历。“当时觉得暑假挺长的,自己也想锻炼一下,恰好看到有家日本料理店招服务生,自己就前去应聘。后来在那里大约工作了两周。”小孟说,这家料理店消费水平虽然较高,但生意却很好。上午11点上班,下午两点半下班,下午关门休息下,再从傍晚5点干到夜里10点。如果客人没走就要一直站着,直到客人走了才能刷盘子刷碗。
正在家附近为电信公司做促销员的一名洛阳学生小任也有类似的感受,“虽然我的专业和这份工作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种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当记者询问她下个假期会不会继续打工时,小任说:“我还会继续找工作锻炼自己,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和同学们的交谈中,记者能明显感觉到,虽然大家做的工作可能是低层次的,但同学们还是感觉收获颇丰。赚钱的艰辛、体力的要求以及与不同人的接触,成了大学生打工生活中不小的挑战。而这种经历对于有点“养尊处优”的大学生们来说,也确实是重要的完善和提升。
>>点击查看 希望2010——校长书记新春寄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