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大学教育如何改革创新?
2017-06-08  中国教育网  

字体大小:

大学教育如何改革创新?

——2017大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6月7日,2017大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盛大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互联网教育商会主办,作为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的“新教学 新范式”主题板块的重要组成,论坛邀请了众多教育专家、高校领导共同探讨大学改革创新发展的现实、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的大国。2015年国务院颁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建设方案,实际上这是吹响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号角。在互联网环境下,我们该怎么样培养创新性的人才?课程、教育模式如何改变,才能够适应新的时代?这些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更是社会各界需要普遍思考的问题。


论坛嘉宾合影

  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邵文杰先生在致辞中介绍,北京市教委近年来按照党中央、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出台了若干举措,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他认为,在当前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放管结合的背景下,应当坚持上下联动、内外兼顾、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的原则,着力理顺好三个关系,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治理体系和教育管理体制由微观、中观到宏观的三个层面推进大学教育的改革创新发展。一是要理顺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二是要理顺大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进一步推进大学现代治理体系改革。三是理顺大学管、办、评的关系,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市教委高教处处长邵文杰先生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先生在大会上强调:大学的本质应是求真育人。大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他认为大学的改革首先要扭转“重学术轻教学”的文化氛围。既要把育人放在首位,又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他还对当前商业文化、娱乐文化浸入到大学文化表示担忧。

  顾明远先生认为,一切的改革都应建立在社会诚信的基础上,要把突破传统学习局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重点。同时要更加深刻地认识互联网教育,更好地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优势,更好地实现教育与技术的融合。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顾明远先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先生认为互联网+高校课程变革需要关注深度学习,未来的网络教学将从内容呈现设计到通过学习活动设计来促进知识建构的方向转变。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阳先生从教育改革的目标、组织文化的作用、组织文化变革阶段、变革之不易这4方面阐述大学教育改革与组织文化变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技术系主任尚俊杰先生谈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书记、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庞海芍女士讲到教育应有多彩的概念、丰富的内涵,强调通过通识教育让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具备“择其善而识之”的能力。

  据悉,第三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从6月1日至6月15日持续15天,设有7大主题、11场分论坛以及为期3天的教育产品创新展,引领教育行业人士共同探讨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趋势,展示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化创新产品,助力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互联网+教育”创新生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学校就是传授知识,学生就要参加考试
· 大学教育对提高学生道德水平作用有限
· 大学教育如何面向未来
·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什么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 面向新时代 大学教育是“破产”还是“重塑”
· 访李培根教授:大学教育最高境界是心灵的抵达
· 大学教育:理论脱离实际怎么办?
· 新型交互技术加速大学教育模式变革
· 让大学教育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 大学不能培养“失去灵魂的人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