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方式不再是考分简单相加,在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录取三方面取得突破
新课程中考体现“一改三突破”
相对于去年,今年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中考命题将变得单一,只命制“课标卷”就可以了。
而去年,全市中考还要命制两套题,一套是针对不参加新课程中考考生的“大纲卷”,一套是针对进入新课程中考的“课标卷”。
像北京市考试院一样,今年全国省或地市级中考命题单位都不再像前几年那样要分别命制“大纲卷”和“课标卷”,而是只命制与新课程改革相一致的“课标卷”就可以了,这意味着作为新课程改革重要内容与保障措施的中考改革也已经由实验阶段正式全面推开。纸笔测试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方式、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实行等级制表达、中考试题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查为主、高中录取不再以各科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录取依据等,这些是新课程中考的亮点。
新课程中考今年全面推开
2004年,首批进入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中的17个实验区,迎来首批进入新课程的初中毕业生,为了这17个实验区的初中毕业学生能够顺利完成首次新中考,早在2002年12月,教育部就提出了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明确了评价的内容与方法,要求中考命题必须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要采用多种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初中升高中的招生录取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体差异,除考试成绩外,可试行参考学生成长记录等综合评价进行录取,提出了探索重点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校、优秀学生公开推荐等多种录取方式。
200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又专门发出指导性文件,要求首批进入新课程中考的17个课改实验区要在本省、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把建立健全科学的学业考试制度、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作为中考改革的突破口。2004年,17个国家课改实验区实行了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招生的新课程中考,并且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实现了突破。2005年,全国又有500个课改实验区进入了新中考,2006年有1700多个实验区进入。
根据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2008年全国所有初中毕业生都将按新课程要求参加中考,中考改革也随即在全国所有地区展开。
核心是“一改三突破”
在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发生了几个明显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对初中学生实行了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并且与高中招生挂钩;第二个变化是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把原来初中三年最后一次的中考,改为在初二、初三年级进行三次学业水平考试;第三个变化是各学科考试成绩由原来的百分制改为等级表达;第四个变化是高中招生由过去的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线录取改为在教育行政部门监督下的各高中学校根据个性发展多元录取,在录取方式上也不是单一的各科分数简单相加,而是采取了根据学业考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低进行综合录取。
与潍坊市一样,全国各地尽管在中考改革的具体做法上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了“一改三突破”这个核心,即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实现突破。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各地中考改革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考命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强了与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方式上改变了单一的纸笔考试,理科进一步加强实验操作考试,文科进一步加强开卷或开闭卷结合的考试,英语听力考试受到关注;一些地方尝试将学业考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改变分分计较的办法,一些地方还尝试多次考试。二是各地普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三是普通高中录取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采用多种录取方式,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均作为普通高中招生的主要依据,一些地方试行了重点高中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方式,引导初中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建立制度确保中考顺利进行
黑龙江省宁安市为了配合综合素质评价的进行,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如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级成立了5人组成的评定小组。为参与综合素质评定小组的人员建立诚信记录。为了使综合素质评定做到公平、公正,每一次综合素质评定之后,其结果都要公示。
在公示过程中,接受学生及家长的质询。学生、家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若对评定小组的工作有异议,可向本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如对学校评价工作有异议,可向县(市)教育评价监督小组申诉,县(市)教育评价监督小组依据事实真相作出裁决。
为了保证中考的公正、公平、公开,各地都建立了严格的公示制度、监督和评估监控制度,许多高中学校还采取了面试、查看成长记录或根据特长录取的方式;各地还努力完善电子档案,为建立诚信制度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