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长春:科技班门前冷清清
2002-11-07    记者 鲍雨

字体大小:

  长春理工大学副教授赵贵文在长春市少年宫兼职做了十几年科技教师,现在好久没去那里了,原因是科技班招不上来几个学生。

  长春市少年宫科技班门庭冷落是这五六年的事,而正是这五六年中,来少年宫学习的小学生逐年增加,现在每年有8000多人上课。

  长春市少年宫设有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和外语类等各种兴趣班,其中参加文艺类兴趣班的学生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而参加航模制作等科技班的学生却只有十几个人。

  少年宫主任张颖说:“10个咨询电话里也很难有一个是打听上科技班的。”

  朝阳区安达小学科技教师赵庆全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1996年安达小学在全国首创校办少年宫,当时赵负责两三个航模班,每个班都有五六十人,可现在只剩下一个30多人的班。

  赵贵文是吉林省第一代航模专业队队员,11岁就开始学习航模制作。在他的记忆里,上个世纪50年代全国兴起过航模热,很多孩子都在玩航模。“其实现在的孩子也对航模感兴趣,每次我到操场上放航模,后面总跟着一大帮孩子来看,围着我问这问那。”赵贵文说,“但是家长却不愿意让孩子们来学航模。”因为家长们认为“做模型是玩,算不了什么特长,考学也不能加分,没什么大用。”

  张颖说,孩子在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得奖可以拿到证书,中考、高考可以受照顾;通过音乐考级,可以进入学校的特长班;就是在省级以上体育比赛中取得了名次,高考也会加分。但科技教育却没有这样立竿见影的用处,即使一些小发明、小制作得了奖,也不会因此在升学时加分。所以,就算孩子再有兴趣,选择的权利却是掌握在家长手里。“虽然科技教育的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是它教给人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动手、动脑的能力,这些都会受用终生。”赵贵文对此有着切身体会。

  大学第一年时,他因为参加全国航模比赛耽误了一年的课程,可是回到学校并没感到学习有多大压力。因为很多知识在学习航模制作时就接触到了,加上理论,几乎一点就通。别的同学学了一年半的制图课仍感觉很难,可是他因为有过设计航模的经历,就觉得比较轻松,而且很快成了制图课代表。

  据赵老师介绍,美国航模运动已有70多年的历史,现在有几十万爱好者参加。 U2飞机的设计者约翰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3岁时他就出版了一本航空设计的书。里根执政时期,美国政府还提出雏鹰计划,开展百万青少年航空活动,每个孩子都要做一次航模,其目的就是要培养21世纪的航空人才。

  张颖认为,其实科技教育受冷落的棍子不能全打在家长身上,因为全社会崇尚科学的空气还不够浓厚,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够完备。在偌大的长春市,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科技馆,而大专院校、研究所也不对社会开放,孩子们很难有机会直观地接触到科技,当然也就难于对科学产生兴趣。

  同时,张颖觉得目前的科技教育确实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科技班20多年前就是制作车模、航模、舰模,现在仍是这“老三样”。项目陈旧也是科技班受冷落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长春市少年宫正在尝试把制作“三模”与电脑学习结合起来,以期吸引更多的孩子。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的四大支柱
· 山东力争八年内普及高中教育
· 专家揭示造就“天才”儿童的新奥秘
· 西安城区中学明年全部开设性教育课
· 新教材拓宽性教育内容
· 中学生的电话粥在煲什么
· 发展高中教育 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
· 关注农村义务教育
· 40个孩子缘何“异口同声”
· 一初中生困惑:名校毕业=生命意义?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