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来自经济欠发达区县教育超前发展的报告
2002-12-23    通讯员 李振村 记者 鞠庆友 翟博

字体大小:

  今年暑期刚刚开学,一个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100多人的教育考察团便千里迢迢赶赴山东省海阳市观摩学习。是什么力量把远在边陲的内蒙古教育工作者,吸引到这偏居胶东半岛最南端的县级市?

  “是‘海阳现象’!”鄂尔多斯市教体局局长吕玉坤如是说,“海阳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教育事业却超前发展。正是这一现象把我们吸引了来。海阳发展教育的经验,特别适合我们经济尚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学习……”

  实际上,近几年来,海阳市已接待了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130多个地市近万人次的考察学习者,其中有10多个区县或地市教委用“红头文件”的形式来推动当地中小学对海阳经验的研究学习。

  “海阳现象”,究竟魅力何在?让我们先从枯燥的数字入手来解读它的内涵:全市幼儿入园率、小学入学率,小学、高中巩固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99.85%,巩固率99.2%;普通高中入学率85%,毕业生合格率99.5%,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海阳的中考成绩曾连续数年位居烟台前列;在全国数理化英语竞赛、全国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中,海阳市先后夺得了46个一等奖,数百个二、三等奖;高考成绩连续10年跻身于山东省先进行列……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没有加班加点、没有题海战术的情况下取得的,是在全市教育系统积极推行“教师成长工程”,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序列化实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等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取得的。也就是说,海阳的高升学率是摆脱了“应试教育”的高升学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海阳人用生动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经济欠发达区县教育超前发展的成功范例。

  靠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新闻背景】


  海阳是革命老区,在全市65万人口中,单是烈属救扶对象就有1.2万户、4.5万人,底子薄,负担重,曾经被山东省确定为省级贫困县。与薄弱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是落后的教育:全市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远低于省定标准,中高考成绩一直在全市最后徘徊。与此相对应的是一支衰弱不堪的队伍:全市3270名小学教师中,民办教师占了55.8%;2500名初中教师,学历不达标的占80%;1400名高中教师中,只有17%的教师学历达标……此种境况令海阳教委一班人心急如焚。他们四处考察,反复研究认为:制约海阳教育发展的瓶颈在教师素质;制约教师素质提升的瓶颈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凤凰涅,死而复生,不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痛苦,海阳教育就永无出头之日。于是,一个名为“教师成长工程”的大规模“校本培训”活动启动了。

  【事件检索】

  永远没有竣工的“教师成长工程”


   1991年,海阳市首先启动了一个旨在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的“中小学系列达标课”活动——这是海阳“教师成长工程”中的基础工程。海阳人为自己拣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首先是参与人数众多:活动面向全体教师,7000余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同时“操练武艺”,组织工作之艰辛繁杂可想而知。其次是人员成分复杂,既有小学教师,又有初中、高中教师,还有民办教师,不同的起点、不同的基础却要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同样的目标,难度之大同样可想而知。同时,这又是国内首创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仿,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于峻岭危峰荒漠险滩中锳出一条路来。市教委层层发动,精心布置:时间安排——3年完成,每年一个周期;内容安排——由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组成的系列课型作为研究主体;步骤安排——立标,学标,验收。

  首先是立标——树立授课之榜样。要立出高质量的“标”,不能吃“大锅饭”,必须引进竞争机制。他们独出心裁,推出“立标人竞选制”。每位教师都贡献一节公开课,人人参与,评委评议,选出4至5名立标候选人。候选人轮番登台,再决高低,从中诞生一名立标人。此时,这位立标人的达标示范课已成了“公共财产”,乡或校便组织“土专家”们对这节课精雕细刻,反复推敲,使之成为高水平的“样板课”。短短一个月,全县中小学共选出达标课立标人600名。其次是学标——学习达标示范课。立标人在全校、全乡镇范围内,为所有同学科教师执教达标示范课;听课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找差距,比不足,改进方法,提高水平。

   学标有不可“通融”的硬性指标:①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4节;②每人每学期听教育理论讲座不少于4次;③每人每年写教育理论笔记不少于1万字……通过学标,教师认为自己的授课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达标示范课的水平,便可以向学校或乡镇一级评委提出验收申请。

  为了真正把系列达标课活动落到实处,市教委还出台了“割尾巴”政策:即此项活动结束之后,并不是像过去一些教科研活动那样,最后全体过关,皆大欢喜,而是硬性规定:每个乡镇都要割去一小截“尾巴”——个别不达标者将领不到合格证。这一政策使那些希图“蒙混过关”的老师彻底打消了“混”的念头,抖擞精神,全力以赴争达标。

  历时3年,7000名教师大练兵,海阳的师资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98%以上的教师通过了严格的考核验收,领到了系列达标课证书,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跃升上一个全新的境界。

  1994年,海阳人马不停蹄,人不卸甲,紧锣密鼓,乘胜追击,开始了“教师成长工程”的第二个项目:中小学系列优质课活动。3年间,海阳市共评出市级优质教案2750份,优质课1800节,优质教师960人。这支精心打造的骨干队伍在后来海阳市进行的各种教育教学改革中“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历有尽头,教师的成长却没有尽头。社会在变革,时代在进步,教师的能力和素养也必须与时俱进。”当两个系列活动结束,一些老师有一种松口气的感觉时,海阳教委一班人及时统一了思想,它们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口号:海阳的“教师成长工程”是一项永远不能竣工的工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一个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教育创新理念的“中小学系列创新课活动”又于1998年在海阳市拉开了帷幕。这项活动的主旨是推出系列创新课和评选“明星”教师,时间安排同样是3年3个周期。

  海阳市“教师成长工程”中的三个系列活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由达标到优质再到创新,有机衔接,梯次上升,从而构造了以合格教师为“底座”、以优质教师为“塔身”、以“明星”教师为“塔尖”,结构稳固、搭配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金字塔”。“教师成长工程”是海阳市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集教研、科研、师训、管理和教育创新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改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为在一个县区范围内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探索了一条可行之路,又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不增加教育投入的情况下,靠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成功经验。

   【启示】

  提升教师素质从课堂抓起


   提升教师素质,人人都知道很重要。但如何提升,却是大有文章可做。海阳人以高度务实的精神,没有花架子,没有大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地从课堂教学达标抓起,开拓出了低投入、高产出,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便捷、高效之途径,从而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这是用多少资金也无法买来的无价财富。尤为让人敬佩的是海阳所确立的“教师成长工程永远不能竣工”的教育理念,这与当前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终身学习观念可谓一脉相承,不谋而合。由此可见,超前的眼光、前瞻的思路是海阳教育发展的源泉所在。

  构建学生的人格大厦   

  【新闻背景】


   解决了教师素质问题,海阳人开始把关注点投向学生人格大厦的构建上。这,源于几年前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一个居民小区几位居民到一所学校告状:小区的花草刚刚栽植好,就被损折了很多,经过“侦察”——原来是这所学校的几个高年级小学生干的。一了解,这几个孩子还都是三好学生。一件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引起了市教委一班人的深思:为什么这些孩子在校是好学生,出了校门却摇身一变,判若两人?有一些家长也反映,很多在老师眼里学习优秀、听话懂事的所谓“好孩子”,在家里却是谁也不敢惹的“小霸王”。孩子的双重人格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校德育教育的状况:目标过于高远、内容过于空洞、形式过于单一……一手抓教师,更要一手抓学生。抓学生,解决德育“空心症”、“浮躁症”是关系全局的核心。于是,1994年,海阳市教委利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果断启动了“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序列化实验”。

   【事件检索】

  德育从细节教育做起


   这是海阳小学低年级的一节普通的德育活动课。活动课的主题是讲礼貌。一个调皮的男孩装扮成迷路的小猴子向路边一头老牛问路:“喂,老头,往动物园怎么走?”扮作老牛的小同学不高兴地看了小猴子一眼,继续埋头吃草。小黑熊上场了:“喂,往动物园怎么走?”老牛用手指了指前方,便不再吭声。一只小羊向老牛走来,它先有礼貌地鞠了个躬,然后用尊敬的语气说:“老牛爷爷,请问往动物园怎么走呀?”老牛高兴地把行走的路线告诉了小羊……

  精彩的短剧结束了。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小猴子、小黑熊、小羊的问话有什么不同?老牛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同学们随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只有真诚的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帮助。

  这节课,只不过是海阳“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德育序列化实验”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海阳的实验探索,其最大特点就是克服了传统德育中目标过于高远、内容过于空洞、形式过于呆板的弊端。实验确立了理想、道德、纪律三大教育序列,每一个序列都被详细分解为若干的“教育要点”,“教育要点”化大为小、化虚为实,小步伐前进,螺旋式上升,从而构成一个纵向系列。三大序列通过教育活动横向连接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个“教育单元”。按照年级、学期、周次,一个个“教育要点”由小学向初中互相衔接,层层提高,形成了一至九年级的112个“教育单元”、1195个“教育要点”和558个“教育活动”,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序列化工程。

  德育序列化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注重渗透,强化感悟。如“爱国主义”,这是一个贯穿整个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要点”。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显然是一个不太好理解的抽象概念。于是,在实验中,小学一年级,只要让学生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知道国歌、首都即可,大道理无需多讲;到了小学高年级,则要求学生知道祖国的四大发明,知道万里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初步了解祖国建设取得的一些成就;到初中阶段,则要求学生逐步掌握祖国屈辱的近代、现代史,强化民族自尊心,进入高中,则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通过对世界形势的分析,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一来,“爱国主义”这一抽象的概念,就借助于孩子们身边这些具体的、细微的、易于感知理解的事物,一步步升华,一步步深入,逐渐变得血肉丰满起来并深深地浸透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即便是这些小小的“教育要点”,也不是生硬地抽象地灌输到孩子们的脑子里,海阳人为每一个要点都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德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直接的参与中,在具体的活动中形成德育认知,接受情感熏陶。

  5+2=0(5天学校教育加上2天社会和家庭生活,教育效果等于零)已经成为我国德育教育的一个世纪性难题。这个难题在海阳人的“德育序列化实验”运行不久就开始显现出来。为此,海阳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推出了“社会教育保障制度”。这个制度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党政联手、齐抓共管。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把社会教育目标纳入主要负责人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状”中,把社会教育工作完成情况与部门负责人的荣誉晋升挂起钩来;其次是在职责的确定上,把倡导什么、教育什么、打击什么、查禁什么一一细化,详细分工,使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社会教育保障制度的目标明确,便于操作;第三是建立社会教育保障阵地。国防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5大类80多个教育基地与“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会”、“青少年教育顾问委员会”等十几个社会性组织构筑起一个严密的社会教育网络,从而保证了校园内外德育教育的统一。奇迹也就这样诞生了: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全市近10万中小学生、教职员工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人迷恋或参与“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无疑,这是教育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社会的团结稳定作出的巨大贡献。

   【启示】

  从道德的“底线教育”抓起


   德育工作既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难点。海阳人放下德育教育的架子,摒弃了令人生厌的生硬说教,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从人生的细节入手,用112个“教育单元”、1195个“教育要点”和558个“教育活动”,成功构建起了学生人格精神的大厦。而且,他们治理宏观环境,让孩子的人格大厦矗立在一个没有污染的美好环境中。在采访中,海阳市教体局局长修玉德说,我们的做法是从道德的“底线教育”抓起,从德育的细节教育抓起,从孩子身边的生活入手,教育他们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这种从道德的“底线教育”抓起,从德育的细节教育抓起。从德道的外部环境建设抓起的做法,对当前整个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构筑人才成长的人文根基

   【新闻背景】


  2001年10月,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会议正在海阳市召开。会上,海阳市的1000多名小学生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展示了自己的一个“绝活”:近千首(篇)中国古典诗文目录发到代表们手中,代表们可以从中随意挑选篇目让孩子们当场背诵。翻着手中的一大摞目录,代表们将信将疑。然而结果又是如此令人振奋:一首又一首,一篇又一篇,孩子们争先恐后,几乎没有任何阻碍。最后,诵读兴起的孩子们,干脆甩开代表们的点读,自顾自搞起了诗文接龙比赛、诗文对抗赛、诗文小品表演赛……整个会场诗声朗朗,掌声一阵阵响起。在采访中,海阳市教研室主任相德忠向记者谈了他们在全市中小学推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思考。相德忠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外语好,经济头脑好,但却不了解民族的历史,不了解孔子、孟子,唐诗宋词……对自己国家的文化缺乏最基本了解的人,又怎么能有感情、有责任心为祖国服务呢?因此,我们的教育不但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有一颗中国心的人才。

   【事件检索】

  腹有诗书气自华


  1999年初春,一个面向全市全体小学生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海阳大地拉开了帷幕。在这个表面看来十分单一的诵读活动中,海阳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它搞得血肉丰满、有声有色,成为孩子们极为喜爱的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

  各个学校定期组织诵诗会,全校师生参加,邀请家长参与,或指定内容集体诵读,或生生、师生接龙赛,或生生、师生抢答题,或个人自由发挥诵读。诵读既毕,除优秀班级外,产生校级“背诗骨干”、“背诗能手”、“背诗大王”,全场鼓掌,校长挂绶带。最风光的是家庭组队获奖者,或父母子女两代,或祖孙三代,黄发垂髫同台献艺并怡然自乐,一时成为校内外美谈。

  比诵诗会更进一步的是诗文图展。既可以是“诗配画”或“画配诗”,也可以是诗文书法作品,随诗文挥洒扩展;既可以是成品展出,也可以是现场制作,看各人能耐大小。这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展示。几次图展下来,诗文并读,字画俱进,学生们心理素质增强了,更体验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比诗文图展更进一步的是诗文表演。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诗配乐”表演,可以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关的音乐,学生按节奏诵读,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另一种是“诗文剧”,由学生自己或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些通俗易懂富于表现的经典诗文,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平面的文字成了立体的形象,学生们很感兴趣,乐此不疲。

  在活动的具体开展上,鼓励学生个人制作随身携带的诵读卡,一面为诗文,另一面为“诗配画”或诗文大意。提倡班级建立诗文诵读个人档案。每生一卡,记录学生已诵读的诗文题目及时间、熟练程度等。要求教师要率先垂范,熟练诵读诗文300首(篇)。时间上,在不加长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基础上,晨课前15分钟、课外10分钟和每周拿出2节活动课,用于诗文诵读。

  海阳市持续3年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仅就可以量化的数字,已经收获颇丰:全市小学生人均背诵经典诗文220首(篇),最多的达到800余首(篇);小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普遍大幅度提高,一大批口齿伶俐、反应机敏的小主持人脱颖而出;连续3年,海阳市的社会办网吧见不到小学生的身影。这一活动同时影响了家庭,辐射了社会,如汩汩的山泉流进寻常巷陌宅院茅舍,净化着人们的生活,提升着家庭和社会的文明层次。

   【启示】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从孩子抓起


   信息技术使得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文化正走向世界范围内的大融合。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科技优势,正在逐渐消融、吞噬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个性和文化个性。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上。缺少民族精神和民族个性的民族,最终将会走向衰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海阳人从学校、从孩子抓起,来推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孩子利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华的作品牢牢刻到心灵的深处,融化到血脉里,让这些浓缩了中华民族品格和精神的作品,构成孩子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他们在孩子生命长河的源头蓄积起一座文化的冰山,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成熟成长,它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清流,滋养思想,升华人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农村教育最缺的是人 最根本提高人的素质
· 教育是一种力量
· 教育BLOG的实践反思与未来展望
· 落实教育振兴 教育部与山东省共建重点大学
· 中国教育IT产业4年后将达44亿美元
· 山北乡以教育活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 结合实际促教育发展 扎实推进高校教育
· 容县推进城乡公平教育
· 教育热点成高校先进性教育着力点
· 注重分类指导 体现和谐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