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查(下篇)
裴鑫 摄
2009年11月22日,通州区自奋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次特别的音、体、美课,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学生们精心准备的“国际儿童日”礼物。图为打工子弟学校的同学们在玩贴鼻子游戏。欧阳晓菲 摄
相关报道: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查:期盼一张安稳的书桌
文化课的薄弱不能说明这些孩子的智商或素质有问题,是他们的课桌太不安稳了。流动性特别大,经常大段大段的时光被荒废,一个孩子转过2次学都算是少的。
而这些中国孩子身上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很多人认为,打工子弟的过人之处在于思维活跃,能够朴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思想不僵化,他们非常有希望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游荡在城市街头的失学农民工子女,他们耽误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还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全部由流入地政府负担,这造成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
一味抱怨没有意义,不能在互相指责中耽误孩子的教育。要给他们希望,让他们在这个城市中以新公民的姿态过体面又有尊严的生活。
一直往南,远离这个城市的中心,在大兴与市区的接合处,有一所叫蒲公英学校的打工子弟学校。这是北京提供给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唯一一所被市教委承认资质的打工子弟初中,能够容纳700名学生。从市中心到这个学校,需要近3个小时,
12月3日下午,记者推开校门,校园里一片沸腾,青春洋溢的孩子们在宽阔的操场上打篮球。与很多打工子弟学校比,这里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郑洪博士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五年前她回国开办了这所学校,除了安排日常的教学,她还要开拓各种社会资源,因此每天她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
“我真的是停不下来,这些孩子真的耽误不起了。”甫一落座,她就开门见山地谈起了自己的忧虑。
“如果他们目前的教育环境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变,被社会‘边缘化’,那他们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郑洪女士对记者表示。
目前这个问题究竟严重到了什么地步?有无良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