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考之后,一篇帖子在江城芜湖引起不小的震动。在这篇题为“均衡教育,挽救了多少学校和老师”的帖子里,网友称在普通初中上学的孩子,没有“做题做到自然睡,背课背到头发昏”,也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2006年4月,芜湖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下决心解决社会关注的“择校风”问题,出台了《芜湖市关于促进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规定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按居住地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同一城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禁招收借读生。市委、政府领导率先向全市表态:不批条子,不打招呼,市直各部门大力支持,同一城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入学。从2006年的秋季起,原依托芜湖市一中、十二中和安师大附中三所重点中学改制的荟萃、萃文、儒林三所改制初中停止招生,从源头上杜绝“择校风”。
五年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就近划片入学,同城不得“借读”。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各校办学规模和当年生源分布状况,负责为每一名小学和初中新生提供一个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每年新学年开学前,各校与其教育主管部门要向社会公布当年的学校服务区域和片内学生数,接受社会监督。高中阶段“阳光招生”,严格执行“三限政策”。经过五年来的不懈努力,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同城借读和高中择校问题,促进了中小学教育的均衡发展。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由于严格实行划片就近入学,严禁招收借读生,市区各校生源相对均衡,学生综合素质差异不大,许多相对薄弱学校获得了发展的良机,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竞争意识明显增强,一枝独秀的现象不再存在,百舸争流的局面基本形成,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2009年,均衡教育改革后的第一批高中生参加高考,录取率达到72.11%,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高于2008年20多个百分点。
八中、十四中、十九中、二十四中、二十八中等一批昔日人们眼中的“薄弱学校”,以中考突出的成绩吸引着大众注视的目光,不断改变着曾经“被薄弱”的形象。作为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定点学校——八中,2006年秋季就近入学的学生有130人,接收农民工子女110人。2009年中考落定,八中放出一颗“大卫星”,130名就近入学的学生有67位学生被省示范高中录取,63位学生被普通高中录取。110位农民工子女都完成了学业,还有考上示范高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