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主体性教学研究》例谈一
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应该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人在使用新编九义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就课堂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课;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有就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例如,在教学初中《几何》第一册绪言课时,由于是新开设科目,学生在小学有所涉及粗浅的几何图形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点(此时有一种表现欲),相信和尊重他们,让他们充分地表现自己,让他们大胆地说,不拘形式的把所学过的几何图形统统画出来,不管画的怎样均给以肯定的评价,然后抽出其中的图形如"长方形",引导他们观察这个图形,思考边与边、角与角、对角线与对角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怎样知道自己所画的就是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充分讨论,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小学所学的知识还很肤浅,每个图形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知识还不知道,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给学生以"悬念",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几何》的热情。再比如,让学生用折纸的方法剪出"五角星",问为什么这样折叠后剪出的就是"五角星",你能否用"尺规"作出五角星这个图形?教师用"尺规"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神奇"的圆规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同时又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知识的渊博和丰富,使他们尊重你,相信你,喜欢你,使他们愿意跟随老师一道去探索几何图形中的奥秘。绪言课,我安排了两教时,每个教时都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大胆地探索,从而使他们一开始就对几何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的教学活动开展创造了条件,达成了绪言课的教学目的。
优化课堂结构,保证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一名数学教师来说,要取得数学教学的成功,就必须选择好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自己的教学更适合于学生的认知实际,保证学生在课堂内有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意识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考虑。
1、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虽然"教无定法",但一堂课好的"开始",既能快速入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这是广大数学教育同仁早已达成的共识。因此,一忌"婆婆妈妈"的不着边际的罗嗦,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乏味;二忌"直接了当"的"硬灌",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能明白知识的来胧去脉,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三要根据学生认知实际和年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新编九义《代数》教材"不等式"第一教时时,首先充分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天平,给学生展示"等"与"不等","大于"与"小于"的直观试验,即快速切入主题"不等式",又让学生明白本章所学"不等式"知识是来源于我们的生产实际,学好本章知识又能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实际,解决遇到的不等问题。这样既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集中注意力,自觉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一堂课好的"结尾",既能达到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因此应力求:一要简明扼要,二要使学生思维得以延伸,三要小结形式的不拘一格。
例如,在教学新编九义教材《代数》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一教时时,投影出一个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题,(用小学列算式不易解决的),开始设疑创设情景,……结尾小结时我这样来设计:让学生按照本节课所学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步骤解决本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明确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这样使得结尾形式上别具一格,既达到了小结本教时所学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思维方法得以延伸,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巧用教学媒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新编九义教材《代数》第一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让学生根据投影仪投出的问题看书,寻求问题的答案,对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的问题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异同"?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把透明胶片分发到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胶片上,然后教师把他们的讨论结果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与老师一道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写出的结果最简单最准确,然后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分组讨论,组内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胶片上,再投影出来,引导他们讨论解决。
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别人的问题中启迪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又通过"投影"帮助他们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使他们在"媒体"的运用中乐学、会学,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3、精选例题,精讲精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精讲",而"精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例题的精讲,而要达到此目的,精选例题是关键。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恰当的例题,使得教学"高效低耗",同时又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例如,在教学新编九义教材初一《几何》第一册"⒈6角的度量"时,既要达到例题的基本功能,又能起到启迪学生思维,同时又能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我选编了如下例题:
如图,已知OD平分∠AOC, OE平分∠COB.
①当∠AOC=52°18′32″时, 求:∠BOC,∠DOC,∠COE,∠DOE的度数;
②当∠AOC=64°24′18″时,重复计算上述问题;
③请你自己任取∠AOC的度数,再计算上述问题;
④请对比上述计算,你有何发现?能说明为什么吗?
通过此例,既达到了训练计算角的度数以及度分秒之间的换算的目的,又能通过③④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在自主探索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分层次照顾了全体学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必须着力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这才是他们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避免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促使学生的主动发展,不遗余力地加强课堂教学的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回归主体,发展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