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教学研究 > 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教学建议
2001-09-13    王道宇

字体大小:

    作为初中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学科----数学,如何通过教学,实现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目的,笔者认为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四个“字”:

    一、对教材的掌握做到一个“熟”字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教材,立意高远,其内容是学生今后参加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科技等各方面知识所必需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精选了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代数、几何中最基本、最有用的部分作为教学内容,将一部分与高中联系密切的内容移至高中学习(如斜三角形的解法、分数指数与根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部分作用不大的内容干脆删去(如繁分式)。通过削枝强干,减少了66课时,更加突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地位;因此教学时,要进一步了解教材,熟悉教材中每个知识点与数学教学目的的联系和发展,熟悉教材中哪些内容应面向全体学生,哪些内容可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熟悉教材中数学思想的形成,数学方法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等结论,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知识的小结过程理解透彻,教学时得心应手。

    二、对大纲的理解做到一个“透”字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保证了初中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时对大纲的理解应做到透彻、具体,对大纲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个性品质、教育因素等,要字字斟酌,透彻领会其精细实质;基础知识即是大纲上所列的知识点,应掌握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和一个知识点在另一知识点中的体现和作用。掌握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力是在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得到的;同时,能力的提高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如对学生来说换元法是知识,掌握换元法的步骤和过程是技能,但是判断什么时候使用换元法,在“元”不明显的情况下,怎样构造“元”则是能力了。只有对大纲的透彻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进一步体现数学的教学目的。

    三、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做到一个“细”字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文字简洁、语言流畅,起点低,坡度平缓,注重新与旧的联系,出发点建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并通过复习巩固,以旧引新,扫清认知障碍,创设了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拾级而上。

    新教材时时为学生着想,课文中穿插许多图表,形数结合、直观形象,便于抽象概括;应用题教学中图表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表象,降低了思维的难度;课本中随处可见“注意”,在方法、技巧、思路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提示;如讲分配律时提醒学生“用分配律去括号时,不要漏乘括号中的项,并且不要摘错符号”等,便于学生自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讲究一个“细”字,细到每个知识点在大纲中是如何要求,教学中如何实施,做到心中有数;细到每一课时中的应知应会,学生是否都已掌握;要处处体现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仅一餐之饱,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

    四、对学生的要求做到一个“严”字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大纲中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因此,义务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初中的数学素质,不仅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思想和方法,还有数学语言的形成、个性品质的养成,因此,数学教学中,要体现一个“严”字,只有严格要求,才能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只有严格训练,才能使数学思想得以提炼、提高;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若能较好地贯彻“熟”、“透”、“细”、“严”,克服过去只抓尖子学生和结论式教学、就题论题式的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提高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初一数学应用题教学心得
· 浅谈数学课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与调节
· 概念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例说
· 面向21世纪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 数学课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初探
· 初一教学应注重“首因效应”
· 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
· 浅谈数学课程的设计
· 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育
· 让学生“读”、“想”、“做”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