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11月28日在北京开幕,这是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规模较大、规格很高的政府间国际教育盛会。
全民教育虽然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许多方面,但其核心和灵魂是教育公平与国际合作。1990年,在泰国宗滴恩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首次提出了“全民教育”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扫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育以及消除男女受教育之间的差别。目前,全世界有8.75亿成人文盲、1亿失学儿童,他们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及其农村地区。显然,要实施全民教育,就必须让受教育者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和一定范围内比较公平的教育资源,就需要国际间的合作与援助。
全民教育的时间表已经走过1/3,有必要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尤其是重视教育公平与国际合作。
教育公平主要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全民教育问题。中国政府从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推进成人扫盲工作以及消除性别差异3个方面切实推进了全民教育的发展。2004年全国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8.95%,其中女童入学率为98.93%,男女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8.1%,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00年成人识字率已达到90.9%,成人识字率居发展中人口大国前列,2001—2004年又扫除文盲803万人。中国全民教育的模式和经验为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赏。这进一步说明,重视教育公平对于一个国家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关键作用。
国际合作主要消除不同国家之间的全民教育差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上说,现今世界上18%的成人是文盲,中小学男女平等入学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他呼吁制度革新和资金支持。那么,制度革新和资金支持靠什么?国际合作是不可替代的。刚果(金)副总统恩戈马在会议上认为,撒哈拉沙漠以南国家的债务不消除,这些国家将难以实现2015年的全民教育目标。因此,联合国机构和国际组织应该更多关注非洲和最不发达地区的全民教育,发达国家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同时发展中国家要相互帮助。
“人不要用财富和衣服来打扮自己,而要用知识和技能来妆扮自己”,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引用这句蒙古谚语说明全民教育的重要性。让我们用教育公平与国际合作来为世界全民教育搭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