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新华社:就地高考,不能等也不能急
2016-11-01  新华社  

字体大小:

  乘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东风,就地高考这块教育改革“难啃的骨头”有了被啃动的迹象。黑龙江、辽宁、福建等多地近日相继启动高招报名,明确了随迁子女的高考报名标准。如何因势利导,进一步改革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让高考实现更大程度的公平,才是高考改革的最大看点。

  允许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无疑具有重要分量。以进城务工群体为代表的流动人口,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他们及其子女理应享有与付出相称的待遇。否则不但有违公平,恐怕也无法让他们安心参与城市建设。

  就地高考目前面临两大难点,一是相对发达的城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心存顾虑,担心教育资源再分配伤及自身利益,而所在地居民也担心随迁子女就地高考会摊薄录取机会;二是久治不愈的“高考移民”顽疾也在侵蚀着教育公平。

  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坚决啃下去。好的制度关键在于严格的落实。接下来,在条件明确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狠抓落实,确保“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

  实行就地高考政策首先应区分好随迁子女和“高考移民”。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公开报名情况,接受公众监督,防止暗箱操作,对“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弄虚作假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这样才能既保障随迁子女考试和录取的权利,又不让“高考移民”有钻空子的机会。

  就地高考问题不能久拖不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涉及的区域、部门、人数众多,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不分情况、地域地“一刀切”。在加强对家长职业、住所、社保和随迁子女学籍管理的基础上,还应在相应的范围内,尽力增加高考录取指标。在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下,提供适当的增量,为当地户籍考生和随迁子女提供更公平的升学机会,才是最有效的措施。

  就地高考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就地高考的根源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资源分布差异。从这个层面来说,加快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逐渐缩小各地区教育资源的差距,乃是治本之策。而深入推进高考改革,改变“一考定终生”制度并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应当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就地高考,等不得,也急不得
· 2014起山东允许非户籍考生就地高考异地高考来了吗
· 多地酝酿推出外来务工子女就地高考方案
· 我国拟立法明确居住证持有者权利 子女可就地高考
· 今年已有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
· 12省市随迁子女今年可就地参加高考(各地一览)
· 关注:期限已到 多地推出“就地高考新政”
· 袁贵仁详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当地"升学制度
· 湖北将给流动人口办居住证 随迁子女可就地中高考
· 五部委制定异地高考意见 报批国务院将适时发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