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研究 > 人才培养 > 人才动态
从“哈佛博士事件”反思我们的人才观
2002-08-02    首都经贸大学 兰纪平

字体大小:

  哈佛博士陈琳凭借在国人眼里很是辉煌的学历,加上编造的更加辉煌的业绩,居然当上了“国内第一位百万年薪的大学校长”。只是这道西洋景未能持续多久,曾对他寄予厚望的校方就将其炒了鱿鱼。理由并非学历有假,亦非觉察出他的海外业绩多为编造,而是发现“他的能力难以胜任”。

  这是一起海外学人回国蒙事儿的事件。作为海归学人一方,为谋高就,编造谎言蒙骗国内乡亲,至少该受到道德谴责。但另一方面也使人感到,当前社会上的人才观存在偏差,这就是学历等于人才,高学历一定是高素质人才。到了哈佛博士就应是无所不能,甚至握有点金术的超级人才。

  且看山东那所高校的招贤要求:校长只要“哈佛、剑桥、耶鲁等世界一流名校毕业生”。这当然无可厚非,如同有人只是青睐奔驰车一样,但随之而来的任务就显得过于艰巨了:上任者不但每年要向那些西洋名校输送学生,还要让该校“教师队伍在预计期限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使学院的学术、科研工作在世界学术科研界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人才观的偏差了。一所刚开办的学校要实现其宏伟目标需要有诸多因素,还要有几代人的努力。有言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立竿见影、点石成金的企盼并不现实,莫说是随便找个哈佛博士,即便是再开天价,把哈佛校长搬来也不中嘛。

  再看我们的媒体。哈佛博士上任后出的问题显然是在履约能力上,身为校长,他连同教师、学生沟通之事都做不来,又如何能迅速将学校带入世界一流呢?于是便有了校方醒悟,将其解职的结局。然而媒体的质疑、追踪,一度都集中在陈琳“是否真是哈佛博士”上。也许在有的记者、编辑看来:从哈佛这座“总统的摇篮”出来的博士,当个校长该是游刃有余;此公若无此本事,很可能是个假冒者,真的哈佛博士决不会如此。这又是人才观的偏差了。

  本来,任何学校的教授、学生素质都有良莠之分,哈佛亦不例外。毕业生里出了几个总统,就称学校为“总统的摇篮”,再以此推论毕业生们都有总统水准,是很可笑的逻辑。若拿此去恭维西方人,对方可能会反问:哈佛出的罪犯可能比总统多,是否该称哈佛为“罪犯的摇篮呢”?学历这东西表明的只是该人曾在何处修过哪些课程,更高的学历意味着研修的课程更多、更专;但即使最高、最有名的学历,也并不能同好的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将军、校长等高级人才划等号。后者还需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检验和筛选,需要真正的业绩去证明。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在一个求职的市场上,学历只是一种教育背景的信号,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这一信号的价值又会不断贬值。故在发达国家中,仅凭一纸文凭必有人给高薪,从此就可吃香喝辣的美事儿是没有的,用人单位要的是实际能力。为防学历和能力之间因“信息非对称”造成误判,人们更看重对求职者的当面考察、实际业绩以及有名望者的个人推荐。否则,应聘者只能从最简单的岗位做起,逐步靠业绩的累积获得升迁。而在我们这里,从媒体炒作,到许多地方和单位用行政命令将学历和职务的担任、升迁同该住几室几厅、能否上户口、进开发区、减免公司税收等待遇强行挂钩的做法,显然同人才观的误导有关。如此将会激励人才方面的造假,或是招徕些有真文凭却缺真能耐的南郭先生。

  比靠高薪酬、高职位吸引高学历者更重要的是人才的培养、成长、发挥才干以及分辨真假的制度环境。既要让高学历者可以找到用武之地,并不断提高能力,能成为真正的人才;又要使虽没有高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或是从其他途径获得学识和能力的人,同样可以成为人才,并取得成功。这当中也包括那位被解聘的哈佛博士。他不是做大学校长的人才,但并非等于不能成为其他领域的人才。当然,他应当再提高的不是学历,而是道德水准。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院士:到底该怎样吸引人才?
· 第四届全国人才交流大会在京举办
· 人才也可租赁 企业个人你们愿意吗?
· 传统文化出国门 文化产业呼唤专业人才
· 招来“女婿”气走“儿” 人才外招内培应并举
· 上海人事局:13类人才受到青睐
·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受表彰
· 张学忠: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依旧短缺
·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 人民日报社论: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