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 人物
名师报道:刘让贤 青海土乡小学的顶梁柱
2009-09-07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青海土乡小学的顶梁柱

——记互助土族自治县什巴小学原校长刘让贤

  《大山的冬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青海省劳动模范——互助土族自治县什巴小学原校长刘让贤编著的一本书。与刘让贤见面多了,记者越来越感到用“雪积冰坚,款冬偏艳”的冬花来比喻他的品格十分贴切。

  当我问起他的腿疼病时,他掩饰起痛苦幽默地说:年轻时在冰冷的河水里趟来趟去十几年,老天爷能不给你留点纪念吗?当我赞叹他退休之后老当益壮时,他略显激动地站起来说:我就要像毛主席说的那样,一辈子做好事。

  如今已经68岁的他,外表朴实得像土乡盛产的土豆,身子敦实得像岩石,个性坚韧得像满山的冰草,笑起来像一朵迎风绽放的山花……这就是可敬的刘让贤,这就是真实的刘让贤。

  创办青海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

  1956年,15岁的刘让贤与奶奶、母亲和弟弟、妹妹移民来到荒凉的青海,生性坚忍朴实的他,极像青藏高原遍地生长的山花野草,将土族山乡贫瘠的土地当作书写无悔人生的热土,深深地扎下了自己坚强的根。1959年,念完高中的他,作为具有较高文化的农民,踏上了乡村小学的土讲台。

  1976年,刘让贤从一般教师升任校长,他的讲台也一下子陡然升高了几百米——从海拔较低的川水地区升到了高寒的垴山,直到退休,刘让贤22年始终保持了这个高度。

  年老的乡民清晰地记得,为了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刘让贤走破了好几双布鞋,嘴皮上挂着道道血丝。有一名学生是在他第十一次与村干部登门时,家长感动得直落泪,答应送孩子去上学。 

  刘老师是个真正把心放在工作上、把心掏给孩子们的人。他很善于观察和思考,很早就认识到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成长。1983年,他首创了青海省第一份少先队油印队报——《土乡红领巾》。一张土头土脸的小报,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写作热情,而且让不起眼的偏僻学校与上海、江苏、山东等地上百所学校建立了“手拉手”联系,让沿海许多学校的少先队员知道了青海高原有一个“什巴小学”。

  山区的闭塞和简陋挡不住他那深邃的目光。他因地制宜,顺应土族群众视“三”为吉祥的习俗,先后为学校创建了150多个“三个一”班队实践活动方案。“挖一捆药材、捡一斤杂骨、回收一个酒瓶”都是其中的内容。《创造性班队活动50例》一书,就是他从自己创意的活动中精选出版的,受到很多基层教师的称赞。通过他坚持不懈的精心指导,什巴小学的学生习作先后有30多篇被《中国少先队报》、《德育报》等报刊登载,有40多篇文章在各种作文竞赛中获奖。而这些土族的少年儿童,在几年前甚至还不太听得懂汉语,写不出一句完整文字。

  十几万奖金全都用来资助贫困生

  在什巴小学所在的东山乡的山上,生长着一种到了冬季才绽放的小草,学名款冬花,当地人都叫它冬花,可以入药。三斤鲜花才能晒出一斤干花,一斤干花当时的收购价是3.5元。什巴小学的师生采挖三次收获150斤干花,可以换来几百元钱。

  抢救大熊猫、修缮长城甚至为全国盲童捐款,在有关单位的捐款名单中一定有什巴小学的名字。尽管数额很小,名字很不起眼,但那是同学们在刘让贤的带领下通过挖冬花、捡杂骨等勤工俭学所得捐出的几元、几十元凑起来的。对此,刘让贤从来不认为这仅仅是几角钱或几元钱的事。刘让贤告诉记者:“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我们身子在大山里面,心胸一定要超越大山的束缚。我们地处干旱山区,经济落后,发达地区的人们支援我们,当别人遭遇更大的灾难时,我们有义务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有些事情,听起来像是“传说”,实际上确有其事。

  有一年,他出访朝鲜时,领了700元置装费。结果,他没有给自己“置装”,而是从朝鲜带回100元的糖果,回到北京又买了4套成衣。他要让山里娃尝尝外国糖的味道,他要让什巴小学家庭最困难的4位学生穿上新衣服。他是这样完成组织所要求的“西装革履”任务的——穿着大儿子的西装,花20元钱买了一双人造革皮鞋。

  刘让贤是青海省截至目前获得荣誉称号最多的教师,二十几年来,他先后得到十几万元奖金,最后都用在资助贫困学生和设立育人奖励基金上了。

  把人生的幸福寄托在教书育人上

  退休了,刘让贤本可以松一口气,不必再每个星期都拖着疼痛的双腿来回奔波了。但是,组织手续办完后,有四五年的时间,他依然是学校不在编的校长和老师。他每个月都要到学校去住上一段时间,把自己谋划好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方案付诸实施。他与校长共同商量学校的发展和提高,和年轻教师交流教书育人的体会和做法。再到后来,他实在骑不动自行车、走不动山路,就在妻子周秀英所在的城南学校做写作实践的课外辅导员。

  刘让贤在自己陶家寨的家里有一个院落,几十年来,他们乡下的这个院落还担负着什巴小学“生活基地”的重任,每年都要给学校无偿供应上千斤蔬菜呢!

  刘让贤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女儿继承了父母的事业,两个儿子相继下岗后时断时续地在外打工维持家庭开支。几十年的言传身教,他们越来越深地理解并且习惯了父亲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境界。

  早晨时还是硕果累累的梨树,到了傍晚就仅剩下光杆秃枝,当儿子和女儿问刘让贤:“为什么?爸爸不是说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吃吗?”刘让贤摸着儿女的头说:“哦,今天车方便,我摘下来带到学校去了。”

  两位同事到家中作客,临走抱走了仅有的一台电视机。儿女不解地问:“为什么?这是我们家最贵的电器。”刘让贤告诉他们:“因为岔儿沟小学买不起电视,老师们生活太单调。”

  刘让贤是这样地“公私不分”,却只有从“私”家往外搬的,没有从“公”家往“私”家拿的。

  多年前,刘让贤就充满深情地说过:“我深知土族之乡的山水滋养了我,我把追求的根扎在这片热土上,把深情倾注到父老乡亲的孩子身上,把幸福寄托在教书育人上。”(记者 郭风波)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名师报道:语文特教于漪“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 名师报道:九旬院士申泮文的69载教育情怀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