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教育,请不要与文明为仇
2002-08-07    木铎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教师高丽娅,为了要回自己的教案,把她所在的学校告上法庭,这在基础教育领域,可能是破天荒之举。我们为这样勇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教师欢呼,同时也为学校打压这样的教师感到愤怒和悲哀。

  我们的愤怒和悲哀还来自更深层的忧虑:本应该是文明摇篮的中小学校,现在却成了漠视和践踏知识的场所。

  44本教案是高丽娅十多年的心血,是她证明自己生命价值的智力成果,是她可以奉献给社会的最好的作品之一。然而,这样的知识创造不仅没有得到学校的尊重、鼓励,反而被无理扣压。

  而当她拿起法律武器为知识创造讨回公道的时候,却又走到了被迫下岗的边缘。

  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学校是人类文明的守护神,还是野蛮的制造厂;我们也不知道,这样的学校是在培养健康的社会公民,还是要制造出与文明为敌的后代。

  不尊重知识,漠视文明的创造,类似的高丽娅事件在基础教育领域并不鲜见。打开小学语文教科书,你会惊讶地发现,竟然有那么多文章是没有署名的,甚至一些现当代著名作家的文章,教材编写者也可以不加任何说明地随意删改,更不用说署名和注明出处。属于国家行为的教材编写,都这样明目张胆地不尊重文明成果,无怪乎底下的学校那么猖狂。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与这样不尊重知识的课本一起长大的孩子,一个刚进校门就在耳濡目染种种高丽娅事件的学生,日后怎么可能知道去尊重文明的创造呢?而这样的习惯一旦变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这将会对我们社会的进步造成多大的阻力!如今盗版猖獗,学风不正,种种现象,不能说与此无关。

  有些教育专家曾经告诉笔者,在中小学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就非常缺乏知识产权意识,比如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别人可以随便盗窃使用,甚至可以很容易地被别人拿去变成自己的成果。这样的学风甚嚣尘上,其结果就是阻碍教学研究的创新。

  让学生学会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似乎应该是基础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否则,所谓“培养创新精神”,所谓“以人为本”,都将如一句成语所形容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但是,在等级森严、官本位色彩浓厚的学校管理体制中,我们无法乐观起来。

  因为说到底,这是对人的尊重的问题,它要求,管理者对人所拥有的所有权利能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但在被权力意识扭曲了的心灵里,还能有这份发自内心的尊重吗?

  我们只能呼吁:

  教育,请不要与文明为仇!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过度监控是对教师人格的侮辱
·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 博导拜师学教“两课”
· 无法回避 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
· 一个优秀教师精心设计的谎言
· 农工教师:无名无分
· 源于身份制度的身份尴尬
· 百余老师上岗要交“自主择业保证金”
· 北京将通过行业自律规范雅思考试师资队伍
· 土家族老师带学生千里寻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