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我看师生交流匮乏症
2003-07-15    陆小娅

字体大小:

  《知心姐姐》杂志最近公布了他们对8省市227名中小学生的调查结果,该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者害怕与老师交流,75.8%的被访学生“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与老师说话”。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博士张雨青认为这一调查结果可信度较高(见7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其实,在很多中小学,不仅是课下的交流,就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往往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笔者的孩子是某科科代表,老师请她把课堂发言的同学记录下来。结果笔者发现,她的小本上总是那几个名字。

  如果说师生缺少交流、沟通、互动,确实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一个问题是:它对青少年的发展有无影响?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国外大量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发现,儿童和老师的关系,影响着儿童多方面的学校表现,而且对儿童今后的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产生长远的作用。甚至在一项追溯性的研究中发现,具有爱心、关怀和鼓励等特点的教师所教的学生,日后所取得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高于不具备这些特点的教师所教的学生。

  那么,师生交流匮乏,是因为老师们缺乏爱心和关怀吗?问题恐怕不这样简单。

  如果我们把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去考察的话,就会发现,影响老师与学生交流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培养“人材”而不是“人”,使得教育者不再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有着多方面发展需要的人来看。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升学率高低,成为教育界从上到下的关注焦点,甚至直接影响到老师的晋升、收入和尊严。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眼里有“分”无“人”,忽略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社会性发展;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略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过重的工作负担,使得老师信息超载,身心俱疲。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老师也会减少与学生的交流,以屏蔽信息,给自己留出一点点空间。特别是那些人数过多的班级,老师改作业都改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和学生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师生关系的冷漠与疏离,本身就是教师“耗竭”的症状,而并不意味着他们原本就缺乏爱和关怀。美国有一项研究曾发现,在超过2000人的学校里,就会出现冷漠化的现象。而我们现在,某些“好学校”不断扩张规模,班级不断增加人数,完全违反管理学的常识。在这种学校中,往往不仅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十分匮乏,教师的怨言和牢骚甚多。

  第三,在我们的教师训练中,也没有教给老师们怎样与人交流和沟通,怎样处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怎样建构温暖互助的班级氛围,怎样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互动。教师既不知道与学生交流互动的重要性,也没有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尝不到交流互动的甜头,也就不会增加交流互动的行为。

  最后,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也使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心理文化距离,使交流的内容和方式都产生错位。比如,很多老师仍然愿意扮演权威的角色,而孩子们更渴望平等的交流;孩子们喜欢的、关注的东西,老师往往不喜欢、不关注,“话不投机半句多”,双方自然渐行渐远。

  治疗师生交流匮乏症,没有什么特效药。也许,预防比治疗更有效。通过法律法规,限制中小学班级人数,减轻教师负担;改变教育评价机制,体现“全人发展”的理念;在教师培训中,帮助他们理解孩子的需要和掌握与孩子交流互动的方法,多管齐下,才能慢慢有所转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学生打老师为什么不是新闻
· 教育不能仅是和风细雨
· 由“惩罚”教育想到赏识教育
· 给恩师的礼物
· 师生、生生,看似简单的关系不简单
· 老师和家长,都有说不完的理?
· 当你陷入三种师生关系
· 中学教师国外留学 体验中外教育差异
· 老师守着什么
· 网络时代的QQ班主任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