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教育部:5年内将对全国1000万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2011-01-06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教育部出台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全国千万教师五年内全员培训

  今后5年,对全国1000多万名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

  对所有新任教师,要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对在职教师,重点是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每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

  到2012年,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意见》提出,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今后5年,对全国1000多万名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开展全员培训

  《意见》指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要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对在职教师,重点是帮助他们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每5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对骨干教师,重点是帮助他们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加强农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重视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

  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在有计划地补充优质师资的同时,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到2012年,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

  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所有班主任教师每5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通过实施“国培计划”,为各地输送一批“种子”教师。各地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相关报道教育部负责人就“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答记者问  


  意见全文《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线上线下相结合促教师培训特色发展
· 教师培训开启“互联网+”时代
· 江苏滨海: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规范教师培训工作
· 甘肃学分制管理教师培训 每年不得少于30个学分
·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法制培训每年不少于10课时
· 教师培训如何既“可爱”又专业
· 调查:教师培训整合力量才能更高效
· [政策解读]教师培训: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转型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答问
· 教师培训,被忽视的需求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