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学前教育 > 学前新闻
贫困山区学前教育难开展 专家吁实现教育公平
2011-06-01    新华网

字体大小:

  对于青海省乐都县寿乐镇杨家岗村3岁的幼儿张玉萍来说,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与以往在家里的院子里自己玩耍大不相同:今年她将和村里的25个小朋友一起,在设在村小学的“早教点”里过儿童节。

  自2009年9月起,青海省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帮助下,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乐都县开展了一项“走教”试验,在幼儿园模式难以覆盖的14个山区乡镇,设立了140个“早教点”,以教师“走教”巡回施教的模式为3岁至5岁幼儿提供学前启蒙教育,为贫困边远山区的孩子开启了寻求智慧的大门。

  空白:贫困山区学前教育难以开展之痛

  从乐都县城出发,汽车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青海省乐都县马厂乡马厂村。广袤贫瘠的大山将山里山外隔成两个世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处在高寒山区的村落一直没有开展任何学前教育。因为贫困又迫切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这里的村民曾一度以卖血供子女读书。

  “拇指拇指跳跳,拇指不愿自己跳,邀请小朋友一起跳……”在村小学的教室里,不满20岁的走教老师段贞贞正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3岁半的李芸和一群孩子一起举起双手,边表演边唱歌。

  李芸是名留守儿童,父母均外出打工,由奶奶李守贞看护。去年,李守贞将她送进设在村小学的“早教点”接受免费学前教育。李守贞说,和一年多以前相比,李芸不仅个头长高了,胆子也大了不少,她不再像过去那样认生,不仅学会了简单的折纸、画图画,还变得有礼貌,能主动跟陌生人打招呼。

  乐都县是个地广人稀的国家级贫困县,全县19个乡镇中只有5个处在“两山夹一谷”的河谷地带,其他14个乡镇处于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这些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人居分散。长期以来,因为政府财力有限、群众在经济上难以承受等原因,这里无法大规模举办幼儿园发展学前教育,14个山区乡镇的学前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

  来自乐都县教育局的统计显示,2009年6月,乐都县共有3岁至5岁幼儿8481名,而能够在幼儿园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的幼儿只有2861名,并且这些幼儿大都集中在县城,广大农村地区的幼儿只能接受学前一年的教育。

  乐都县教育局局长周永善说:“即使是在农村地区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的幼儿,也只能在附设于小学的学前班接受非正规的幼儿教育。因为农村年轻父母外出打工者居多,乐都县农村隔代抚养情况非常普遍,祖父母基本上没有对留守儿童进行启蒙教育。”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乡教育的主要差距是学前教育的差距。因此,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从学前教育做起,尽最大努力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与其他地区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周永善说。

  基于此,2009年9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乐都县启动“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试验项目。项目为期三年,主要内容之一是:基金会每年投入50万元,在贫困乡村设立儿童早期教育点,招募并培训地方早教志愿者,以“走教”方式巡回施教,为无法上幼儿园的3岁至5岁幼儿提供学前启蒙教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
· 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表示: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视频会议研讨全球疫情下的教育公平话题,中国分享经验
· 为教育公平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 什么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 教育公平,不容金钱破坏
· 教育怎样让人民更满意?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李志民:依法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关键词“公平”
· 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专访教育部部长陈宝生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