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杂谈:修订新课标既要看效益也要看成本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内容,其中变化最大的语文新课标广受关注。按规定,今年秋季开学后,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将减少400个汉字的书写要求,但义务教育阶段背诵篇目增加20篇;小学生和初中生还要逐步学写毛笔字。
教育部对此次修订新课标作出的解释是:“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各学科课程标准得到中小学教师的广泛认同。同时,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标准的内容、要求有待调整和完善。”教育内容需与时俱进,修订课程标准有其必要性。可是,课程标准的修订(哪怕是微调),将带来整个中小学教材的全部修订,为此在修订时,必须评估教改的成本和效益。如果成本过大而收益甚微,就需要重新评价修订的价值和意义了。
在新课标颁布之后,各地教育部门表示,将启动新教材的修订。比如北京市教委称,会按照新课标尽快启动对教材的修订,北京版教材由北京出版社负责修订,人教版教材和北师大版教材将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进行修订;最快今年9月,北京的中小学生就能用上新教材。这意味着此前相关的中小学教材将停止使用,并启用新版内容。
这又与国家正在推行的 “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有所不符。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此后,各地开始尝试教材循环使用。可是循环使用的效果不佳,除了缺乏相关意识和配套的管理服务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材不断微调出新版——新版一出,循环也就自然中止。节省资金、环保等循环使用教材的好处,被这种客观情况在无形中消解。
重编教材,还只是新课标所带来的一方面教改成本,另外还有教师的培训、课件的修改、考试试题库的调整等等。当然,如果付出这些成本,可以很大程度地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那也是值得的。而问题是,新课标会给基础教育带来变化吗?
上一轮新课标的制订,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2008年,北大中文系主任、新课改专家组召集人温儒敏表示,本着减负理念进行的课改,推进非常困难,并未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加剧了竞争和学生的负担。课程改革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实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对学生的选拔、评价方式没有根本变化,中小学全力关注的仍旧是中高考核心科目的教学;其他的科目,包括课改设计者精心设计的选修课、拓展课,大多被学校、老师和学生漠视;而为了让学生获得中高考的高分,灌输式教学仍旧是中小学普遍采取的办法,教育部门所倡导的交互式、探讨式教学难以落地。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推进的课程改革,难免增加改革的成本,耗费教育者的精力,而难收实效。这反过来让学校、老师和家长,可能对教改产生抵触情绪——以减负为名改来改去,大家的负担却越来越沉重。针对这种情况,负责任的教育部门,应该认真调查分析上一轮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中的根源所在。
从发达国家教改的经验看,每一项教改启动,事先都要充分听取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评估教改的必要性、可行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将为之付出的成本,以及教改预期的效果;为此,出台教改的周期很长,一项改革措施往往维持很长时间。可在我们这里,教育政策的调整则未免显得随意了些,前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还没有好好分析,就开始启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这种做法是不是妥当或还有待商榷,但不管怎样,课改必须服务于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这点应是毫无疑问的。
(作者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