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老师有人脉?
现象:浏览各家公务员培训机构的网站,强大的师资力量总是被摆在显眼位置,“原命题专家亲自授课”、“阅卷老师亲自指导”等红色、加粗的标语往往深深攫住考生的胃口。
除了自封名师外,一些培训机构还渲染旗下老师“门生故吏遍布各地方政府机构”、“拥有无限的资源”、“弹指间决定面试成败”。这样充满暗示性的宣传让很多考生不由得想入非非。
揭秘:然而,交完学费开班后,那些所谓的“名师”有时却令考生大失所望,不仅压根儿没听过名号,而且水平也很难服众。甚至,在某家培训机构的网站上,隆重推出的6位“名师”,竟然有3位还是在读的研究生。
小林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年后提前返校参加了一家培训机构的面试封闭班。一方面,他希望通过面试培训增加自信;另一方面,他认为培训机构的“名师”应该和政府部门远远近近有些关系,和老师搞好关系,说不定面试的时候能事半功倍。然而,6天7晚的培训结束后,小林也没打探出来老师有什么人脉,只好悻悻而归。
提醒: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醒,即便某位老师真的有所谓的“门生故吏遍布地方政府机构”,一个培训班几十名学员,老师也肯定照顾不过来;再者,学费虽昂贵,但也不足以让老师出动人脉,为考生“铺就官路”。他建议,在考试程序日益透明、监管日益严格的今天,考生应该摆正心态,踏实备考。
权威说法
还得靠平时积累
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士秋曾在人民网的直播访谈中表示,公务员考试是一种能力考试,不是知识考试。这种能力的提高要靠平时的积累,是综合性的,不是临时的突击和死记硬背能够提高的。那些所谓的“专家”、“名师”,各种辅导教材、培训班等,都与主管部门没有任何关系。主管部门所聘请的专家绝对不允许在社会上进行辅导,也不得参加编写辅导用书。他表示,希望广大考生认真研读考试大纲,准确理解,最可靠的就是按照大纲的要求做相应准备。
此外,有专家提醒考生,大多培训只能锦上添花,但不能雪中送炭,想要有好表现还是得勤学苦练、注重自我修炼。如果考生一定要参加培训班求安心,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一些信誉好、有保障的培训机构,并仔细阅读协议书,以防上当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