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市场导向性。
影响职业教育的市场因素很多,有生源市场、资本市场、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等。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发展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学生的充分就业,这是衡量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学生不能充分就业,既是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职业教育也难以生存和发展。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主要取决于劳动力需求,最终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性表现在: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旺盛与否,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类别,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格,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劳动力市场的人才岗位需求,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



劳动力市场是变化的,是动态性的,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规模在不断变化。经济发展速度快,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就旺盛;经济增长速度慢或者出现衰退,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就减少或者出现大量失业。二是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劳动力就业市场的职业岗位类型在不断变化(表1),从而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三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在不断升级(表2),使生产性岗位由低技能转向高技能,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四是劳动力市场人才的流动性,劳动者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间的自由流动越来越大(表3)。就业空间的扩大,带来了劳动者对就业岗位的选择性逐步增大,对学习的需求更加多样化。正因为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职业教育的办学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使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要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
当然,在强调职业教育的市场导向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调节的失效性,必须重视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职业教育目前还相对薄弱,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是难以充分发展起来的,特别需要政府加强统筹和协调,比如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的总体规划,办好骨干示范性学校,对一些特殊专业,特别是农业类专业实施保护,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督导评估和执法检查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