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03年两会专题
两会特稿:这五年,教育投入增长最快
2003-03-05    记者 储召生

字体大小: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这是继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过去的五年,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教育思想空前活跃,教育的生机活力显著增强。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四篇“两会特稿”,展示过去五年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迎接新一届人大、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召开。

  这四篇特稿是:

  这五年,教育投入增长最快

  这五年,教育改革巨大突破

  这五年,教育需求极大满足

  这五年,教育观念变化最大

  这是一组令人激动的数字:“九五”期间,全国教育总经费5年累计为14941.25亿元,是“八五”期间的2.48倍;2001年全国教育总经费达4637.66亿元,比2000年增长20.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1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19%,是自1989年对此指标进行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

  5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连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我国教育发展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一个时期。

  “1个百分点”是个创举

  “过去几年,北京大学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个方面的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保障。”谈起教育经费增长对北大建设所起的作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深有感触。

  我国教育财政的现实是“穷国办大教育”。尽管1993年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都明确提出了“三个增长”,但长期以来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速度,离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这种状况在1998年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国务院决定教育经费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即自1998年至2002年的5年中,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近几年来在解决教育投入问题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个百分点”给教育带来的“震动”由此可见一斑:1999年至2001年,用于中央部委直属高校扩招的教育事业费达40亿元,高校扩招了270万名大学生,大大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高等教育的需求;1998年至2001年,对划转地方的184所高校划转经费45亿元,安排专项资金14亿元,保证了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截至2001年年底,教育部已为共建学校安排资金44.92亿元,地方政府落实共建资金30.15亿元,其他中央有关部门落实资金6.31亿元,以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建的方式加大了对有关高校的投入;1998年和1999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1.5亿元,学校和相关部门自筹16.3亿元,消灭了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筒子楼,解决了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1999年至2002年,用于“211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高校社科研究和‘两课’建设项目”和“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的项目资金累计达144.69亿元。

  通过“1个百分点”经费的使用,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

  “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就没有内蒙古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4大工程,即国家贫困地区二期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现代教育网络工程和基础教育扶困助学工程,有两个半主要得益于中央财政的支持。”谈起中央财政这几年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郭明伦深有体会。

  让普通老百姓感受最深的,是这几年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大发展。到2000年年底,中央财政共拨专款3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86亿元,共计125亿元投入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这些资金重点投向了568个国家级贫困县和284个省级贫困县,使这些地方的基础教育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为了攻克全国“普九”难点,中央又作出决定,“十五”期间中央财政再安排50亿元,加上地方配套资金,实施“二期义教工程”,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到2000年末尚未“普九”的522个县。

  另一个让老百姓念念不忘的是中小学的危房改造。截至2002年9月底,中央共拨付30亿元专款,省级财政配套11.15亿元,地方自筹了35.74亿元,共计投入76.89亿元,重点解决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危房问题。到2002年6月底,已竣工项目学校占批准总数的43%,已竣工面积占施工面积的51%。

  而让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更有切身体会的,莫过于解决教师工资拖欠问题终于有了转机。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教师工资发放纳入公务员工资保障体系,统一组织实施;2001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解决拖欠教师工资问题的“治本之策”。为此,中央财政从2001年起,每年安排教师工资转移支付资金50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困难地区建立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一些地方的省级财政也相应安排了配套资金。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落实,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农村中小学拖欠教师工资的势头开始得到遏制。

  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的增加。据统计,2001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为2178.59亿元,比1997年的1395.18亿元增长56.15%,其中,预算内经费拨款为1379.4亿元,比1997年的733.52亿元增长88.05%。

  “多渠道”促进经费增长

  “近5年来,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完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基本建立了学费制度,并形成了贫困学生资助制度的基本框架。”长期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善迈,对于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对教育投入增长的贡献更为关注。

  为了改变国家包办教育的局面,“九五”以来,“财、税、费、产、社、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进一步得到巩固。因此,在财政拨款主渠道不断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其他渠道的教育经费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1997年至2001年,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总经费的比例,已由26.43%上升到34.08%,达到1/3。

  值得一提的是,近5年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配套措施完善、比较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已基本形成。作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非义务教育收费制度对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起了较大的作用。2001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收入745.60亿元,占教育总经费的16%。

  同时,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各地政府经过共同努力,已逐步建立起包括“奖、贷、助、补、减”五个方面内容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初见成效,据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全国已签订贷款合同的学生35万人,贷款合同金额30亿元,各级财政共安排贴息资金4.59亿元。从2002年起,教育部、财政部还设立了国家奖学金,每年拨出两亿元人民币,专项资助全国普通高校45000名品学兼优的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还规定,高校每年都要从所收学费中提取10%左右的资金,用于对困难学生的补助。

  5年来,教育经费投入的快速增长,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我们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经费短缺将会得到进一步解决,教育事业也将拥有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两会特稿:这五年,教育改革巨大突破
· 教育战线师生:关注“两会” 关注教育
· 代表委员“痛击”教育乱收费
· 夏林:我国高等教育正呈现五大发展趋势
· 代表委员风采:为教育,不停地鼓与呼
· 两会特稿:这五年,教育需求极大满足
· 两会:免费!免费!义务教育发展的新呼唤
· 代表委员风采:无法割舍的教育情结
· 两会专访:创新是教育持续发展的活水源头
· 教育均衡化是社会公平发展的体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