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升格为大学,办了专科升本科;你瞄准北大,我赶超清华。”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汪晓村对时下的高校“升格热”表示怀疑,他不无忧虑地说:“照此下去,中国只有‘进口’高级技工。”
汪晓村代表说,经过过去5年的迅猛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迎来了大众化时代。2002年全国高校招生数相当于1997年的2.3倍,浙江省更是达到了3.9倍。“但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后,必须适应多元化的人才标准需求,不能一味地追求‘精英教育’。”
“北大、清华当然好,但怎能指望全国的1000所高等院校都向北大、清华看齐呢?”汪晓村代表说,有些地方提出的不切实际的“赶清华超北大”的目标,必将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人才培养上的偏差。
对去年以来沿海各地频频出现的“高薪难求高级技工”现象,汪晓村代表说,这是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集中体现,如果不采取措施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今后将更加难找实用型技术人才。“为什么德国经济在战后能够快速崛起,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实用人才的充足。”汪晓村代表说:“德国高等教育中重视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经验值得借鉴。”
汪晓村代表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应该重点从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高上来,不要盲目搞攀比铺摊子,更不应该搞无谓的“升格”。他提出,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向三个方向引导:重点高校重在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其教育质量和人才素质要能够与国际一流高校相提并论;第二层次的高校应培养一大批遍布科研院所、生产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科技人才;第三个层次是应该培养面广量大、实战力强、操作技能好的实用人才,高级技工也应该在这个层次培养。“一所高校一旦失去了特色,也就不会有生命力。”汪晓村代表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