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03年两会专题
视点:政协委员为教师继续教育“把脉”
2003-03-17    记者 翟帆 范绪锋

字体大小:

    【背景】 教师队伍现状

    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2001年我国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6.81%和88.81%,但小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以及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仅占27.4%和16.95%。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我国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其中,城乡间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相差20.7和14.2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间分别相差3.9和4.9个百分点,差异显著,造成了城乡和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巨大差距。

    在高中教育阶段,也存在着教师学历合格率低、结构不合理的情况。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0.7%,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49.2%。全国还有24.6万学历不达标的普通高中教师。尤其在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课程的专任教师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仅为40%至60%。实习指导教师极为紧缺,全国仅5885人,占专任教师的2.2%。

    199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开始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明确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以全员培训为目标,突出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都要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明确提出,今后5年内对现有约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基本轮训一遍,全国市(地、州、盟)遴选100万名中小学和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省(区、市)遴选10万名,教育部遴选1万名,分别进行地(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使骨干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问题】 存在七个问题

    朱永新、刘运来、苟建丽、俞曙霞、姚本棠、徐德骁、赵光华、吴葵光、史贻云、刘新成等10位政协委员,通过对现行教师继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并对目前教师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后认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导向上的偏差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项工程的实施效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目标发生偏离。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进修与培训,使所有教师能在原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并培训出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以及教育教学专家。然而,在教师继续教育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学校往往偏离了这一目标,或者是顾此失彼,或者是只重视教师学历的提高,而忽视教师能力的培养;或者是只重视对教师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教师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或者是重视不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而忽视合格学历教师的继续教育;或者是只重视城市地区的教师继续教育,而忽视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偏离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根本目标,导致许多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出现形式主义、不求实效的倾向。

    机构设置单一。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设置,绝大多数还局限在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两种机构中,相对于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庞大完善的教师培训进修网络,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机构明显表现出单一性的缺陷,如在日本教师进修机构体系中,有短期大学、国家教育大学、综合大学、教师研修学院和教师研修中心等。

    师资遴选不严格。在我国教师进修系统师资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从中学或大学优秀教师中挑选出来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经验,但也有少数进修机构师资队伍把关不严,使教师培训质量出现很大的问题。目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总体上素质偏差,这与我国缺乏严格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有关。在德国,师资培训机构的专职教师必须要有1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并要在理论上有较深的造诣,在理论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方可具备专职教师的聘任资格。而且,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还要经过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的层层审批,才能正式担任教师工作。如果工作不胜任,同样可以被辞退。与国外严格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相比,我国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随意性过大的缺陷显而易见。

    形式单一。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以及“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普遍存在。在实际教学当中,有许多能够真正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技巧和实际管理能力,且形式生动活泼、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很少或几乎没有被运用。

    内容陈旧。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重复师范院校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学校管理等课程,这些大而无当的课程内容对于已经从事实际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讲,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性并不强。而教师真正想学的内容却不能得到满足,如计算机多媒体应用技术等。

    手段落后。在电脑多媒体教学、电视教学、录音、幻灯等现代教学手段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许多教师进修机构还停留在课本、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激励机制不完善。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激励考核机制。在许多学校,教师在继续教育中取得的成绩或证书在教师业务成绩考核、职务评聘、工资晋升以及各种奖励的评定中,很少被作为重要的参照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许多教师把参加继续教育看作是不得已而尽的义务。

    【对策】  采取八项措施

    教师继续教育对我国来说是全新的领域,许多问题是前所未遇的。因而需要潜心研究和探讨,并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同时应立足我国实际,努力吸收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的成功之处,探索出一条基本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教师继续教育之路。为此10位委员建议:

    建立和完善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仅有这两部法律还很不够,这两部法律只是笼统地对教师继续教育作出了规定,初步改变了教师继续教育无法可依的状况,但对继续教育经费来源、培训机构设立、考核办法、培训证认定、不同的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样的培训等方面并无明确规定。因而国家要尽快制定可操作性的教师培训法规,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体系,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教师培训具有强制性、严肃性、稳定性和实效性。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师资资格认定制度。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继续教育师资资格认定上,我国应加快步伐,借鉴《教师法》中教师的资格和任用制度的规定,并广泛吸收国外的经验,力争在3至5年内建立比较完备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在教师继续教育的师资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实践的能力和资格证书的有效时效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中国教师继续教育基地。面对数目庞大的教师队伍,各地的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因而构建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继续教育的基地既可以是师范院校,也可以是名牌大学,甚至可以办到著名的中小学。另外,如果条件许可,也可组建专门的教师研修中心,由中心根据教学中的专题,聘请一流大师与教师对话,通过与大师的交流,唤起教师对理想的追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建设好公办教育基地的同时,也应积极鼓励民办教育基地的成立,通过竞争,办好各种类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基地,从而切实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建立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面广量大的教师提供充沛的继续教育资源。建立全国范围内的教师继续教育网,可以优化和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广阔空间,进而促进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在网络时代到来、终身教育受到广泛关注的今天,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确实担负起这一责任。

    另外,政府还应充分利用民间网络公司的资源,利用他们灵活多变的优势,广泛吸收他们参加教师继续教育网的建设。

    建立中国教师继续教育文库。目前我国使用的教材内容明显陈旧,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10年左右,因而引进国外最著名的教材,加强教材的翻译和编写,更新教材的内容已显得刻不容缓。由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在教材改革方面已率先走出一步,这项工作还要深入地开展下去。

    建立中国著名教育家影像资料中心。把当代教育家们精彩的演讲和课堂教学等内容录制下来,为全国的培训机构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可以免除优秀教育家东奔西跑忙于应付各种讲学活动,也为边远地区学校和一些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提供与大师对话的途径。

    建立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督导团。组织一流专家,对第一层次的培养对象进行现场教育诊断,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很多在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基本教育理论素养的缺乏,使他们的经验难以上升为理论性的知识,难以形成具体的教学模式,这时就需要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将他们的实际工作与理论结合起来,帮助他们尽快地成为专家型、研究型的教师。

    建立中国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机制。由于培训对象层次繁多,需求各异,继续教育要在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人差异的基础上,由培训机构提供“菜单”,教师自愿参加、自主选择。现行的政策是上级部门指定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学校和教师没有选择的权利,这种行政上的垄断带来的是工作的低效率,教师对这种强制性的培训普遍持有抵触情绪。应该把选择培训基地和培训内容的权利交给学校和教师,由学校和教师自主选择培训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必要的监控。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政协委员给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症”开方
· 政协委员提案 建议取消会考
· 政协委员:禁止民间组织进行大学排名
· 全国政协委员李致忠谈图书馆发展八大趋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