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省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督导与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督导工作表明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2008年11月下旬至12月,教育部组织国家教育督导团督导组结合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对河北、山西等8省市中小学食品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实地检查了16个市(地)、32个县(市、区)的158所学校;今年1月,教育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对湖南、广西、海南、陕西4 省区学校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督查,实地检查了10个县(市、区)的58所学校。
各地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和专项整治情况取得了哪些成绩?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
记者:各地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和专项整治情况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贵仁:我们对12个省(区、市)的督导检查显示,近年来,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的制度,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强了管理和督促检查,使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和食品卫生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改善。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目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普遍成立了相应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一些地方还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整体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断规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制定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文件和要求,学校建立了食品卫生管理、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餐饮具消毒等各个环节的卫生制度。比如,浙江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校园卫生健康行动,创建“校园放心店”、实行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食品原料统一配送等。
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及学校卫生人员的配备工作,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山西省阳城县规定乡村学校卫生保健人员统一由乡村卫生机构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担任,县政府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的津贴。
多渠道筹措经费,学校食品卫生设施不断改善。重庆市市级财政2007年和2008年共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为饮水困难的农村中小学打井、修建蓄水池和供水管道,解决了3300所农村中小学师生的安全饮水问题。
加大检查力度,督促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措施的落实。有些地区还制定下发文件,明确规定每年检查时间和内容。如陕西省教育厅、卫生厅2008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春秋两季学校卫生安全检查制度的意见》,要求每年春、秋季开学后,一周内完成以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管理为重点的学校卫生安全检查。
部分地区制度落实不到位,卫生设施条件简陋
记者:当前学校食品卫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杨贵仁:在督导中我们发现,仍有少数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不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主管人员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对承包食堂监管不到位,致使一些承包食堂卫生隐患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比如,甘肃省被检查的学校食堂基本上是个人承包制,规模比较大的学校还分别由几个承包人承包,粗加工、操作间、售卖区混在一起,存在明显卫生安全隐患。
学校食品卫生设施条件简陋。由于基础薄弱,食堂设施仍然简陋,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普遍存在食品加工场所面积不足、布局不合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不少农村学校因食堂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得不到卫生许可证,存在无证经营现象。广西20%以上的学校食堂没有卫生许可证,陕西省17.6%的学校食堂没有卫生许可证,重庆市则有19%的学校食堂没有卫生许可证。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切实落实。在部分被检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得到切实落实,存在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不全,台账记录不完整等现象;一些学校库房卫生不符合要求,食品与非食品没有按要求分开存放,少数学校食堂仓库中有“三无”食品;在抽查的学校中,还存在食品加工工具和容器不符合卫生要求,生、熟食品加工工具和容器无明显区分标志的现象,一些学校食品留样不规范、标志不清;有的学校食堂环境卫生较差,地面脏乱,部分用具存在发霉现象,少数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没有有效的健康合格证,食品卫生知识欠缺、操作不规范。
此外,学校自备水源管理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农村学校的自备水源普遍无水质检测记录,有些学校的二次供水设施(水塔和蓄水池等)无卫生许可证、无定期清洗消毒记录。有的学校自备水源周围卫生防护条件较差,距离厕所、垃圾堆等污染源不足30米。个别学校桶装饮用水管理不规范,未建立桶装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