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2009中国慈善捐赠报告 四成善款流向教育领域
2010-04-09    中新网-京华时报

字体大小:

  民政部发布《2009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

    昨天,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发布了《2009年度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报告显示,四成善款流向教育领域,广东省接受慈善捐赠量居全国之首。

  昨天,民政部还在京召开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报告会,共有53名个人、企业和慈善项目荣获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在会上表示,慈善组织能力、公信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窦玉沛介绍,慈善事业目前仍有一些突出的问题,政府向慈善组织购买服务的机制尚需建立,慈善发展环境还有待改善等。下一步,民政部将加快制定《社会募捐管理条例》,对募捐主体资格、募捐许可条件、慈善信息公开、捐赠的扶持和奖励等问题予以规定。同时,民政部还将制定信息公开透明标准,并就此出台系列标准和规范,以加强慈善法规的可操作性。 

  此外,民政部还将建设慈善捐助信息系统,让更多的公益组织、捐赠人、受助者等加入到该系统中,在慈善信息实现有效对接的同时,老百姓也能在这个系统上方便地查到自己捐款的去向。

  报告解读

  教育等领域最能吸引捐赠

  报告显示,在考察范围中,有353笔捐赠用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其总额达37亿元,占监测总量的41.07%。

  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说,根据对日常捐赠总量中的约90亿元捐赠数据的信息监测,发现教育、救灾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仍然是国内最能吸引捐赠资源的慈善领域。

  广东接受慈善捐赠最多

  报告显示,广东为经济发达大省,也拥有丰富的侨胞资源,2009年共接收了21.65亿元的捐赠,位居全国首位;北京因拥有较多的中央部门和全国性慈善组织,接收了15.59亿元的捐赠量;四川因为灾后重建持续受到全国各地的关注,接收了约12.38亿元的捐赠。

  “作为第三次分配,慈善捐赠一般会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但由于在经济发达地区,因为慈善部门或其他资源比较丰富的原因,往往能获得较多的慈善资源。”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主任彭建梅解释说。

  报告还显示,在我国慈善劝募市场格局中,中央部门和全国性慈善组织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民政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以及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捐赠197.68亿元,占全国接收捐赠总额的61.22%。这些机构基本集中在北京,不过其慈善项目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在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

  慈善数据

  去年接受捐赠超300亿元

  2009年,全国接收各类社会捐赠款物超过300亿元,达到332.78亿元。其中,捐款约227.5亿元,物资折价约105.28亿元。接收来自境外捐赠45.05亿元,占全国接收捐赠总额的14.1%。本次申报“中华慈善奖”的145位个人、180家企业,年度捐赠达133.5亿元,占2009年度捐赠总额的40%。申报的247个项目,资金总额达到75亿元。(综合新华社本报记者 陈荞报道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儿童慈善30年感动人物”在京揭晓
· 说句“谢谢”多难 如何感恩民调凸显公众矛盾
· 清华北大专家联合发布慈善立法专家建议稿
· 慈善带强制义务 河南慈善助学强制感恩惹争议
· 首部小学慈善读本在京发布 收录杰克逊歌曲
· “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河南农大77岁教授捐8208万
· 1.2亿!复旦大学再获捐赠,将建公共卫生高级研究院
· 浙大获11亿元捐赠刷新国内最高金额纪录
·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开展向灾区捐赠献爱心活动
· 华中大获捐1亿,捐赠校友:整个家族都拥有华中大“基因”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