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患病率超过国际均值
2010-06-10    北京日报

字体大小:

  6月2日,第19届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议暨第6届亚洲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会议在京开幕,这是国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及相关学科协会成立73年来,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学术会议。有关专家提出, 2020年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而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更值得重视——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儿童青少年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增长5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痴呆外,各种发生于成年人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均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

  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

  儿童青少年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这一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也明显存在。

  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目前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递增

  目前我国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以北京市为例,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993年为12.9%,2002年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近5年的资料显示,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至19.57%之间。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我国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为5.07%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

  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300人

  由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约只有20%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而我国的数字更低。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目前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指出,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300人,而美国每4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1名儿童精神科医生。他呼吁加大对儿童精神障碍问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儿童精神疾病学科的投入。

  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形式化严重。

  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突发公共事件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把儿童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我国普通人群和非精神科医务人员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低,不少患有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儿童青少年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比如儿童抽动症是精神科的常见疾病,但在一些医院却常被诊断为耳鼻喉科疾病,误诊率高达70%至80%。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国青少年精神疾病治疗未受重视 从业人少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