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是需要构建的,它不是一个终极的概念,是需要不断去发展和完善的。”27日下午,第三届北京论坛“和谐社会与治理机构”分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三楼的西藏厅举行,分论坛主持人北京大学政治学资深教授、中国政治学会顾问赵宝煦在专家们的主题发言之后,作了上述总结。
他指出,和谐社会首先出自孔子的《尚书》,后来西方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提出过类似的概念。在康有为的《大同书》中,他同样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但我以为这种思想是不正确的,在这个意义上看待和谐社会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它的描述是静态的,十全十美的,是停止不动的一种状态 。我认为和谐社会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静态,它永无休止。”
他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锦鹏先生也表示说:“稳定是和谐的基础。但人们对社会稳定的理解有很大差别。”关于是否在社会中完全消灭了任何矛盾和冲突才算社会稳定呢?他认为,正确的稳定观应该是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的、能够容纳社会秩序的有规律变迁的社会稳定。“我们不能想象有一种绝对的、一潭死水式的社会稳定,而只能是相对的、包含着社会变动、社会的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群众自下而上的对政府的制约、社会舆论多元等等因素的一种社会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