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中国教育回顾 > 教育大事记
教育回望:2002年国家奖学金设立
2009-09-24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教育奠基中国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2002 国家奖学金

 

奖学金给我学业的鼓励

 

北京师范大学2000级教育系学生、第一届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周光稷

 

 

中国教育报记者 鲍效农 摄

 

  我生于四川偏远县城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我们那里,很少有学生能考上重点大学。通过多年努力,2000年夏天我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来到京城。那时我家经济情况不甚理想,经济的拮据常常让我感到自己的无力。在我就读的师范大学里,家庭经济背景不强的学生相对要多些,所以学校设有较多种类的助学金,但我很少申请。一是因为自己的经济情况并不是最困难的,资助应该给予那些更需要的人;二是因为自己比较好强,不太情愿接受这类资助,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

  2002年夏天,偶然看到的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关注:新一届政府提出要设立国家奖学金,以奖励优秀的经济困难学生。那时我想,学校虽有各类奖学金,但没有一项是以国家的名义设立的,如果能争取到这项奖励,那将是莫大的荣誉。9月,大三开学后,学校启动了国家奖学金的评选工作。当时的参评条件是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大二以上的学生。在大二那年,我各项成绩总评在全班排前三名,又因做课题获得了不少学术加分,综合排名很高,而且也符合家庭经济困难这一条件,因此具备了申请资格。申请材料递交上去以后,历经学院、学校、教育部的层层评审,我获得了二等奖,4000元奖金,并减免了当年2500元的学费。

  奖学金给了我生活上的支持,荣誉给了我学业上的鼓励。在随后的一年里,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考研准备中,并于大四学年顺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

  在教育改变命运的阶梯上,国家奖学、助学体系增添了公正、平等的力量,她的支持让那些无力的学生更坚强,自强的学生受鼓励。感谢我所生活的时代,感谢在成长与奋斗过程中给予我支持和鼓励的祖国。

  本报记者 易鑫 采访整理

  □链接 

  我国设立国家奖学金 

  2002年,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国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定额发放给4.5万名在校大学生,总规模为每年两亿元。其中1万名特别优秀的学生每人每年6000元;3.5万名学生每人每年4000元。国家奖学金于2002年9月1日进行了首次评选。

  2007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5万名特别优秀的在校学生,奖励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8000元。

  推荐专题:庆祝建国60周年 中国教育及科研发展回顾展

 

国庆专题—建国60周年中国教育及高校科研回顾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回望:2001年实现"两基"是中国教育新里程碑
· 教育回望:2000年 落实“减负”从研究学生开始
· 教育回望:1989年 希望工程给我希望
· 60年教育辉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重要思想库
· 60年教育辉煌:全方位开展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 首都大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诵读晚会举行
· 60年教育辉煌:义务教育谱写中国教育辉煌篇章
· 60年上学故事:出国留学从机会难得到日渐平常
· 从学习者到分享者——60年,中国从容走向世界
·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百首儿童诗在全国推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