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了解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应用水平,我们对现阶段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水平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加快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建立行业统一数字证书管理服务体系和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高教育电子政务的总体应用水平、信息安全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及教育服务的水平。
教育电子政务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在促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转变管理职能、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教育电子政务应用的逐步广泛和深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从整体上调查、分析和研究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总结经验,对于在“十一五”期间推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应用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为此,在2006年5月,我们围绕电子政务整体应用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及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及问卷内容
1.研究方法及问卷范围
我们根据各省市教育行政单位和高校分布情况,采用定向和随机结合的方法,对教育行政部门、大学本科院校、各类专科、职业技术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及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了调查问卷250份,有效回收调查问卷223份,其中省教育厅20份,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88份,大学本科院校和各类专科、职业技术学校115份。
2.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48道问题,涉及教育电子政务网络基础平台、信息资源库、教育办公与业务应用系统、公共服务(门户网站)、信息安全防范体系、电子政务组织管理和培训等六个方面的建设和应用。
二、主要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仅就信息资源库建设中的信息资源共享、教育办公与业务应用系统、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及电子政务组织管理和培训中的组织管理这四个方面的建设情况进行重点分析。
表1 单位内部信息共享情况
选项 |
百分比 |
90%以上内部共享信息实现有效共享,内部不存在重复采集数据 |
9% |
70%-89%内部共享的信息实现有效共享;内部基本不存在重复采集数据情况 |
14% |
40%-69%内部共享的信息实现有效共享;内部重复采集数据情况较多 |
29% |
内部共享信息低于40%或重复采集数据情况严重 |
48% |
表2 单位间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情况
选项 |
百分比 |
50%以上需对外共享的信息实现免费、有效共享;协同办公成效显著 |
10% |
30%-49%需对外共享的信息实现免费、有效共享;协同办公成效较好 |
32% |
30%以下需对外共享的信息实现免费、有效共享;协同办公成效一般 |
42% |
需对外共享的信息基本没有实现免费、有效共享 |
16% |
1.信息资源共享建设情况
调查表明(见表1、表2),近半数单位内部数据重复采集情况严重,信息不能互连互通的现象仍然存在,同时单位与单位之间信息共享率也比较低,说明无论是单位内部还是单位间实现信息资源有效共享仍是目前乃至今后需要重视的问题。调查还反映出,一些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大约有8%的单位建立了内部统一的数据中心,以数据集中的管理方式来避免重复建设,在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2.教育办公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从表3、表4可看出,教育办公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半以上的单位建设了办公与事务处理、公文交换、信息发布与管理、邮件系统等主要办公自动化系统;87%的单位已经开始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且有10%的单位的核心业务信息化程度达到8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办公与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应重点注意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电子签章系统的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重点还应该在有信息化需求的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方面。
表3 主要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情况
应用系统选项 |
百分比 |
办公与事务处理 |
54% |
公文交换 |
57% |
信息发布与管理 |
71% |
邮件系统 |
91% |
档案管理 |
45% |
数据管理与分析 |
18% |
电子签章 |
9% |
表4 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情况
系统建设情况选项 |
百分比 |
80%以上有信息化需求的核心业务建立了应用系统,实现了信息化 |
10% |
50%-79%有信息化需求的核心业务建立了应用系统,实现了信息化 |
32% |
有信息化需求的核心业务建立了应用系统,实现了信息化,但比例低于50% |
45% |
有信息化需求的核心业务没有实现信息化支撑 |
13% |
3.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建设
从表5可以看出,信息安全已经引起了足够重视,各单位基本上都采用了必要的安全防范工具并建立了管理制度和措施。但信息安全建设仍存在明显不足:入侵防护、漏洞扫描、信息过滤与审计等信息安全监测系统工具的使用率都低于半数;具备防信息篡改、身份确认、保护信息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的数字证书的应用率较低;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等重要安全管理措施仍没有得到大多数单位和学校的采纳等。这都充分表明信息安全的意识及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
4.电子政务组织管理
表6 电子政务行政机构建设和组织管理情况
题目 |
选项 |
百分比 |
有无设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或主管部门 |
有 |
94% |
|
无 |
6% |
“一把手”重视程度 |
全面参与部门决策 |
33% |
|
一定程度上参与部门决策 |
51% |
|
不参与部门决策 |
16% |
电子政务规划和实施 |
有明确规划并得到有效实施 |
12% |
|
有较为明确的规划并基本得到实施 |
36% |
|
对电子政务有一定安排,并进行一定的部署实施 |
44% |
|
没有电子政务规划或相关部署和安排 |
8% |
从表6可以看出,九成以上的单位已经建立了电子政务组织机构,体现出电子政务得到各单位的普遍重视,但是 “一把手”全面参与部门决策的单位仅占33%,说明一半以上单位“一把手”在具体执行层面上的关注、参与和落实程度仍还不够。此外,有52%的单位的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这也是导致电子政务建设分散,出现重复建设现象的主要原因。
三、讨论及建议
1.应重视教育电子政务的统筹规划,加快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并提高领导的管理决策信息化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应进一步明晰信息化建设负责机构(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能和责任,加强统筹规划并监督落实,避免重复建设,走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还应注意到,信息资源建设目前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水平及应用层次仍比较低,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没有体现出来,影响决策者对信息化成效的信心以及在应用、资源建设方面再投入的决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二是由于建设前期没有采用统一的标准而造成的已建设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地共享利用,信息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一方面应做好基础信息资源库的开发、建设,加强信息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总体应用水平,另一方面应注意加快目前信息资源的整合及共享程度,同时对于新项目要遵循国家及行业规范标准,稳步推进电子政务的建设。
2.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注意加快信息安全建设
信息的安全保障是电子政务应用建设的前提。目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基本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范。防火墙技术的缺点在于不能改变信息的原貌,任何一方一旦获得信息,就可以识别和使用。电子政务的一些应用是基于互联网的,存在着极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建议采用信息加密技术来解决安全传输问题。采用公钥基础设施技术(PKI),通过数字证书认证的方式是解决信息加密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为确保教育系统横向和纵向信任服务体系之间信任链互连,建议组织建立教育系统统一的行业数字证书管理服务体系,为全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安全支持。
另外,在今后,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政务工作将越来越依赖于网络应用来进行,对信息安全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将有助于各单位认清本单位系统的信息安全环境和信息安全状况,使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规避风险。另外,在建设中,还要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逐步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体系。
3.有必要尽快建立教育行业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评估体系,对教育电子政务绩效进行评估并提供正确的引导方向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相对于其他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有共性但也有差异,有必要建立适用于教育电子政务的评估体系,为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提供评估和考核依据。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评估指标体系分析比较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水平及其与国外的差距,也可以看出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各部门和学校总结经验,弥补自身不足。绩效评估是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有效手段。另外,建议定期组织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并对优秀建设单位进行表彰,这将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的领导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电子政务建设的决策和实施中来,进一步提高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施力度,从而加快整体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教育部办公厅教信息厅[2003]1号文件,2003.3
[2]王红霞,王志伟.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4(12)
[3]康贻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J].市场论坛,2006(4)
[4]范红.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注:刊登《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 2007年第1月(总第148期)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