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气预报,公众的态度可谓既抱怨又依赖——抱怨的是“为什么总在不带伞的时候下雨”,依赖的是“每天出门前,一定要看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就是八分把握加两分冒险,等于十分精彩或者十分可笑。”气象节目主持人宋英杰的这句话,道出了科学家与公众对预报准确与否的理解角度差异。
近日,针对公众关心的“天气预报准与不准”的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气象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张庆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段安民。
天气预报如何出炉
天气预报是怎么出来的?有网友如此调侃:所谓降水概率70%,就是气象台有10名预报员,领导问明天下不下雨,7个举手说下雨,3个认为不下雨。
调侃归调侃,事实又是怎样?从制作的过程,我们能够看到天气预报的误差来源。
张庆红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比作产品生产。“首先要有原材料,即观测数据;其次需要一个预报模型,将观测数据经过处理以后形成产品;预报员坐在产品存放处,通过自己的经验进行分析、验证,再将天气预报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发布出去。”
“以前的天气预报,是预报员根据经验来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在最主要的工具是数值天气预报。”据李泽椿介绍,数值天气预报以气象观测资料为初值条件,通过大型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再用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方程组求解,进而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
科学看待预报的准与不准
台湾气象学者俞家忠写了一首打油诗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昨天报雨今日晴,预报错了得骂名。今日报晴明日晴,预报对了骂未平。可怜天气预报人,一生被骂上天庭。”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天气预报的准与不准?显然,科学家与公众对该问题的理解不一样。
通过一次具体的预报事例,张庆红解释了为什么每个人对天气预报的理解会不同。“比如说,北京昌平下了很大的雨。绿色区域代表实际观测到的雨区,天气预报指向的是黄色的雨区,二者重合的地方是红色区域——这个区域里我们预报的完全正确,而在绿色和黄色这一块儿,公众就认为不准了。”
李泽椿认为,对大气物理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近似过程,预报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要做到都很准确很难。“现在的预报,大尺度天气系统比小尺度天气系统预报更准。例如冬天气旋、夏季台风来临时,预报就比较准;而像夏季雷暴预报,准确率就要低一些。”
“因此,如果公众了解预报制作的过程和预报中的复杂性,就知道要求它绝对准确是不可能的,主要是我们怎么样去用好它。”李泽椿强调。
未来天气预报如何发展
网上流传着一个关于“局部地区”的笑话:老奶奶跟小孙子感慨,说“局部地区”的天气实在太恶劣了,天气预报天天说那里不是刮风就是下雨,好在我们没有生活在“局部地区”。今后,随着监测预测水平的提高,天气预报中这种模糊性的表述会不会减少一些?我国在数值预报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有提升的空间?
段安民认为,未来的天气预报会朝着时间尺度的两端发展——一个是短时临近的精细化预报,另一个是更长时间的天气趋势预测。
现在的天气预报一般发布一周以内的天气情况,为什么不可以预报更长的时间?对此,段安民表示:“目前十来天到一个月的预报最为困难,因为10天以上的长期预报会有‘蝴蝶效应’,初值的微小误差就会影响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以目前国际上准确率及时效性较高的欧洲数值预报为例,1973年成立之初,最多能够预测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随着每10年增加1天有效预报,目前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未来7天的预报准确率已经超过75%。“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值预报时效能够再提高两天,这意味着预报员可以提前9天预报大范围的环流形势。”段安民说。
除了天数的变化,段安民补充说,短时临近的精细化预报也是未来天气预报关注的重点。“以后,什么时候降雨、下多长时间、会落在哪里……这些都可以精细化预报——当然,关于临近预报,更多的还是依靠监测手段的完善,比如观测网密布、雷达覆盖程度越来越高。”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