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中国为世界珍稀物种白头叶猴营造温馨家园
2002-08-30 记者 王志伟

  一种叫白头叶猴的灵长类动物世代生活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石山地区,它们美丽、珍贵而奇异。在一个鸟语花香的美好季节,记者走访了白头叶猴的家园,揭开这个已经有三百万年历史种群的生存现状之迷……

  白头叶猴是世界公认的最稀有的猴类之一,目前已被列入世界最濒危动物名录。这种半树栖半岩栖的热带猴类在全世界只有广西独有,而广西的白头叶猴又大多生活在崇左县的弄官山。

  北京大学科研小组经过6年的实地考察发现,在弄官山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大约生活着230多只白头叶猴,在这里发现可供他们食用的植物75种以上,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和严禁偷猎的情况下,15年之后种群可能增长至800只。

  “但是,在白头叶猴仅有的这块生存空间,由于长期贫穷落后,农民曾不得不以捕杀猴子、打鸟、捉蛇、上山打柴维生。”研究小组组长潘文石教授指出,在石山和农田的过渡地带生长着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植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植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1996年,白头叶猴只剩下140多只了。

  谈及白头叶猴的保护,潘文石教授讲了这样一件事情:

  “6年前,一个当地农民给我送来一只受伤的白头叶猴,我很感动,但是我对他说我不能给他金钱的回报。如果我给他钱,那就会造成一种误解,让人们认为白头叶猴可以换钱,我们所期待的是一种环保意识的真正改变,我们所盼望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为了把农民的注意力从捕猎转移到生产上,近年来崇左县政府帮助农民兴建了沼气池、饮水池;糖厂给农民发放甘蔗良种、化肥及良种补贴,并对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目前,种植甘蔗给农民们带来的收入已足够他们的日常开支;大多数农户已经用沼气代替了薪柴。总之,人们已经不再需靠破坏自然资源来维持生活了。

  今年,在农民收入已有保障的情况下,当地的甘蔗地已经作为退耕还林的试点停止耕作,政府给予当地居民一定数量生态补偿金和充足的粮食。

  当地的一位农民说:“在耕种甘蔗的时候,我很容易就能够看见在周围山上觅食和嬉戏的白头叶猴,它们通常一家老小十几口生活在一起。那时我不知道它们的珍贵,只知道它们很漂亮,通过政府的宣传,我懂得了应该保护它们。”

  白头叶猴的保护已经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广西生物多样性国际讨论会”上,中国在白头叶猴保护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得到了认可。大会结束以后,来自美国、丹麦、日本等8个国家的动物学研究专家来到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现场考察。

  最近,崇左县生态公园正式开放。据广西林业局的官员介绍,生态公园的开放不会破坏白头叶猴的生存环境,因为每天进入生态公园的人数会受到严格控制,观看地点也在远离白头叶猴居住的地方,而生态公园的开放将为白头叶猴的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让更多的人了解白头叶猴,从而懂得保护它们。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