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中国科学院传来消息,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朱敏、赵文金博士与英国自然博物馆阿尔伯格等人最近在宁夏发现了距今大约3.55亿年的中国螈化石。这是鱼石螈类化石首次在亚洲露面,这些“四脚鱼”的出现,将亚洲地区四足动物的化石纪录提前了近1亿年。
中国螈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第十种泥盆纪四足动物。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扩大了泥盆纪四足动物的古地理分布区域,将促使研究者重新审视四足动物起源、早期演化与扩散的已有假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12月1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它也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今年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上发表的第八篇论文。
四足动物(即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或陆地脊椎动物)的出现和脊椎动物的登陆是生命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正是由于这次生物事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雏形开始形成,地球上才有了庞然大物恐龙,才有了飞禽走兽,才有了我们人类自己。
在中国螈化石发现以前,与四足动物起源问题关系最直接的泥盆纪四足动物化石在亚洲一直是个空白。这次的化石新发现为四足动物起源问题的探讨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得鱼类与四足动物之间的进化谱系变得更加完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