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面“移交”看大学生运动员课余训练的发展
我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组团和建队任务从本届开始全面由国家体育总局“移交”教育部,这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教育界与体育界人士有着共同的认识:必须走“教体结合”之路。
但是,“教体结合”并非像让运动员到学校上学或教师到运动队授课这般简单,也不是教育和体育两家坐到一起就算结合了。如何走好这条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
从现阶段看,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两年一届,而运动员的成才周期一般为8年,想要短期内实现完全由在校大学生运动员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很不现实。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副主任白永正认为,国家高水平运动队和高校的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运动队和高校都有益处。由此,招收优秀运动员进入大学为高校所用的“嫁接”形式,就成为应对现阶段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非常之举。运动员经过严格的大学学习后,还可以获得走上其他工作岗位的机会,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整体素质、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为国家减轻了就业压力。
比如,上海东华大学通过与申花足球队二线队伍签约,将该队成建制搬到学校,运动员在学校与普通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生。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的熏陶下,运动员大学生耳濡目染、一心向学,真正学到了知识,增强了本领。从学校体育运动发展的角度看,此种结合有利于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实现了教育、体育的双赢。
再比如,清华大学跳水队的队员从小就在清华附小、附中学习,长大后通过努力则可以到大学里深造。通过这种形式,学校培养出了李成伟等一批跻身国际一流的优秀运动员。应该说,清华大学的“一条龙”培养体制,是按照体育和教育的规律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是“教体结合”的最好体现。
然而,由于“一条龙”训练体制培养人才的周期过长,与大学生运动员课余训练迅猛的需求有差距,因此,大学生运动员的课余训练与专业队伍合作或与“国”字号队伍“嫁接”,就成为主导当今学校课余训练的主要形式。
尽管目前多种形式存在,与通过“一条龙”训练体制开辟中国竞技体育新路的理想之间有很大差距,但专家认为,多种形式并存是现阶段我国课余训练发展的现实选择,摆脱这一状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