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姚嗣芳
“我的幸福非常真实,就是一种教师面对学生时纯粹而简单的状态。”
1985年,当姚嗣芳从成都师范学校毕业,跨入久负盛名的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时,还只是一个默默的、轻巧巧的小姑娘。
20年后的2005年,姚嗣芳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窗口”人物,成为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专家、全国模范教师。
姚嗣芳说自己是幸福的:“我的幸福非常真实,就是一种教师面对学生时纯粹而简单的状态。”姚嗣芳20年的幸福生活中究竟凝结了一些什么?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对姚嗣芳来说,幸福是一种德行
多年前,姚嗣芳听见有人对傅先蓉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傅老,我不想向你学习。”那一刻,姚嗣芳觉得很震惊。没想到,以提出“情知教育”而闻名的傅先蓉老师只是微微一笑。姚嗣芳想不通:“为什么不辩解呢?”甚至,她有些怨恨,对亦师亦友的傅先蓉老师,怎么能口出此言?
多年后,姚嗣芳再一次遭遇类似的场景。只是,听到这句话的主人公换成了她自己:“姚老师,我觉得你好苦……”那一刻,姚嗣芳沉默了。“我终于明白傅老当时的心境。”是什么呢?“桃李不言,苦在心中。”不同的人生,只因为不同的选择。“我和傅先蓉老师是更接近的一种人,我们的‘幸福’来得比别人更沉重。”
在学校的会议室里,记者见识了姚嗣芳“沉重的幸福”:一个又一个课题结题报告赢得赞扬,7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全国或省级报刊发表、获奖,一个又一个荣誉称号。
姚嗣芳讲了新近发生的一件事。今年“五一”前,她接到任务,撰写一份重要的报告。在电脑前坐了整整一天,她只字未写。13岁的儿子走到她身边。她对儿子说:“儿子,妈妈好痛苦,不知该怎么办了。我什么都写不出来。”儿子扶着她的肩:“不要急,妈妈,每个人都有低谷。要不,打电话问问傅婆婆,看看她当初怎么办的?”姚嗣芳笑了:“儿子,傅婆婆就是这么一路苦过来的。”
自然,“五一”后,姚嗣芳交上了令各方满意的报告。“很多荣誉,最初曾经很令人向往。而现在所做的一切,早已不再有任何功利色彩,只是因为自己不愿意退缩,不愿意因为苦而放弃。”这是姚嗣芳的心里话。
对一些人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对姚嗣芳来说,幸福是一种德行。
从教21年,姚嗣芳一直虔诚而执著地站在语文教学第一线
仅以外貌论,姚嗣芳算不得一个美丽的人。但在学生和家长们眼里,她却是“美的旗帜”。很多学生和家长与姚嗣芳保持了常年的友谊,对她有着真心和持久的热爱。
姚嗣芳的美丽来自于她散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来自于她将自己真实的快乐与踏实的幸福无私地与学生和家长分享。
姚嗣芳非常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她认为课外阅读不仅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让学生及早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姚嗣芳在孩子刚学完拼音之后,就向学生推荐简单的注音读物。这些儿歌浅显易懂,读起来上口。姚嗣芳就以各种激励方式鼓励学生读儿歌,并通过发小红花、发奖票等形式,使学生在入学初期就尝到阅读的欢乐。
姚嗣芳在班级里营造出充满人文气息、文化底蕴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和“墨味”。教室墙壁上的读书专栏有“好书推荐”、“读书心得”、“读书卡”等内容,教室里还有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班级图书角。
更为重要的是,姚嗣芳让学生家长也参与到其中,与家庭共建和谐的阅读环境,使学生拥有更加开放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她倡导家长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在班上开展有特色的读书活动。如:孩子、家长、老师相互之间推荐好书,制作“读书资料夹”,家长、孩子共同创建读书手册,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经常交流读书感受等。家长的参与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阅读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各种课外阅读信息不断地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浓厚的读书氛围时刻感染着学生,陶冶着学生,学生们渐渐地把阅读当作一种需要、一种习惯,阅读的兴趣非常浓。
姚嗣芳常常组织起一个完整的读书活动系统,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益。她不定期地开展“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佳作欣赏会”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及时有效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以讲、写、演等实践方式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姚嗣芳的学生每人都有一本阅读登记册,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他们每周的阅读内容。学生常在“阅读龙虎榜”前驻足停留,姚嗣芳常常在班级中开展评选“阅读小状元”这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姚嗣芳还通过举办“课外读物跳蚤市场”,引导学生交换课外读物,促进课外阅读资源的再利用。
让姚嗣芳的学生念念不忘的,还有姚嗣芳布置的“五种课外作业”——基础性作业:包括听说读写、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练习;操作型作业:包括绘画、实验、制作等;创编型作业:如续写、排演课本剧、编写小报、模拟角色写作等;鉴赏型作业:如收集与课文有联系的图片,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聆听相关的乐曲,欣赏相关的影片等;生活型作业:把语文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姚嗣芳最愿意承认的身份是:一名不断进步的语文教师。20年来,姚嗣芳还是那个姚嗣芳,但姚嗣芳的语文教学却是日新月异。在这个层面上,姚嗣芳也被自己创造的语文教学的境界改变着、激励着。
辞掉副局长不当,只缘于“教书是幸福的”
在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著名教师李镇西曾在一次讲课快结束时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姚嗣芳,她是成都市特别有名的小学语文老师,三十多岁,课上得特别棒,很多学生到那个学校去就是想听她的课,她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去年10月,听说她被提为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很多人向她祝贺。我当时也想给她打个电话,因为忙就没有打。后来听说她腿摔断了,在家里养伤。
“一晃几个月过去了,今年元旦,我们搞了个聚会,她没来,她所在学校的校长来了,我就问:‘姚老师现在去当局长了?’校长说:‘没有,还在我们学校。’怎么回事?她说:‘她不去呀!’大家都非常惊讶。”
“于是,我给姚嗣芳打了个电话,电话里聊了很久。姚嗣芳不是张扬的人,她是非常朴实的一个人。她说,她只觉得做老师是最幸福的。很多人觉得她傻,多少人梦寐以求要当这个副局长。她说:‘我用尽了所有的关系去找领导谈,说服领导让我回到学校,就做一名普通的老师,无私奉献。’”
李镇西告诉学生们:“我认为,姚嗣芳既不傻也不高尚,她只是忠实于自己的心灵,实践并体验着自己的幸福观,仅此而已。”
学生们听完很震动。因为它就在身边,如此真实。
听了这个故事和不知道这个故事的孩子们都应该感到幸运。因为,无论他们知不知道,毕竟还有着这样的老师,为了实践一个教育工作者最无私的奉献与理想,还在如此地付出着、耕耘着;毕竟在这个变化着的纷扰世界,还有人能如此执著于自己的内心,还有人用自己的人生证明着作为普通教师幸福生活的存在。
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一个人是否幸福只能来自于他的内心。姚嗣芳的幸福生活也许很难借鉴,但那是一个人内心真实的声音,繁花灿烂在心际!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