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加州的一些学区,在法国、日本、非洲等国家的一些学校里,正在开展一种叫做“整合教育学习模式”的教育方式。
其创立者特雷莎·朗格内斯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诗人,“丰富儿童项目”主任。2003年,美国教育发展研究院经过评估认为,该项目对儿童的态度、能力、利他认同感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该项目获2004年美国“约翰·安森·福特人类关系奖”。
今年4月13日,在国内一场研讨会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简称“朱”)和特雷莎(简称“特”)相遇,彼此被对方的教育思想和学说所吸引。6月初,特雷莎再次访华期间,两人就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展开了一场对话。
起源于对孩子归属感的关照
朱:关于美国的整合教育学习模式,我在十多年前偶然看过简略的介绍,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尤其不知道整合教育与道德教育有如此密切的关联。过去我对整合教育的理解充其量认为,它是把几种不同的学科整合起来,但是整合到哪个方向去,我并不清楚。
你送给我的《整合教育:另一种教育模式》(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连夜看了,看完后非常兴奋,甚至有些惊诧——这种整合是有灵魂、有核心的,是有明确方向和目标的,就是整合到人的品格发展上去。这非常大胆,很有创造性,切近到教育最为关键的地方上了。
特:我非常欣赏和感谢你对这一体系和模式的认识和赞同。一生中,我们可能会不断变化角色,而伴随我们终生的是品格。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预设并且建构自己的角色。它把品德发展、调解技能、艺术和音乐的丰富性、人道主义服务和学业学习整合起来。这种教育将造就一代讲道德、富有同情心的领导者和人格健全的好公民。
朱:你最初是怎么想出这个模式的?特:这可以追溯到1992年。那时,洛杉矶爆发了一场种族暴乱。我们当时就住在发生暴乱和冲突最厉害的那个街区,曾经被暴徒追杀过好几个小时。这个街区的许多孩子受到了很大的心灵创伤。
当时有一批心理学家、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自愿组织起来,希望治疗这些孩子的心灵创伤。最初,我们把这些孩子集中起来进行美德教育,但是效果不大,因为它与孩子们的需要是脱节的,尤其是和社会、生活脱节的。
于是,我们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把学科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加进来。后来再加上审美意识培养、冲突解决能力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学生各方面的潜能、需求都被调动起来了。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一种转变,他们以前是社会的受害者,而这时则变成了主动的治疗者和帮助者。
朱:能概略地描述一下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吗?
特:整合学习课程就像一个有5个辐条的车轮,品格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
品格教育利用激发好奇心的事件和互动,向学生解释积极的个人品质,并帮助学生应用。它们都是学习单元的主题。
学业教育是要重建新知识,把阅读、写作、数学、科学和社会研究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不留痕迹地编进由品格教育和服务教育组成的教育结构中,把人道情感和社区需要联系起来。
艺术教育中,学生学习、演唱歌曲,完成艺术计划,练习和单元主题相关的创造力,锻炼意志。
调解或冲突解决技能教育主要传授解决冲突的技巧和从容反应的技巧,缓解因竞争、冲突产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学会在冲突中有效地和他人交流、同情他人。
人道主义服务教育通过连接以上各种过程、地区或全球项目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机会去运用这些品格特性。只有经历过最后一个步骤,整合教育学习的过程才是完整的。
朱: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基本完善的品德的人。这样的人才能使社会持续和谐地发展,使社会走向更高的文明。虽然很多人也支持这一观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道德教育也可以像你介绍的这样做。我一向认为,道德教育不能离开其他学习活动而单独存在。你们的贡献就在于,将五种学习整合起来,让孩子在他们熟悉的生活中真正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整体性的变化,养成他们的品格。
这就涉及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人的道德品格究竟是怎么培育出来的?
特:要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心灵的习惯”这个概念说起。
我们为什么把品格教育称为心灵的习惯呢?因为在这样的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不断练习他们的品格,他能够感受到喜悦和快乐,这样就会形成一种价值取向,逐渐内化成美德和心灵习惯,并在生活中展开和实现。
这是有脑科学研究依据的。美国现在有学习障碍、情感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美国大学的一些脑科学研究者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需要,一是需要大人的榜样,和大人形成一种心灵上非常亲密的关系。二是需要找到生活的意义、学习的意义,找到一种归属感。而在学校和家庭中,他们根本得不到满足。
朱:其实,孩子的品德发展是弥漫和渗透在孩子的整个生活中的。他要在生活中找到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再找到和自己的联系,在茫茫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我认为,这是个人德性发展的根基,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道德的大厦建立不起来。
我从1985年起研究道德情感,后来研究人的情感发展和情感教育,更多的是研究人类的哪些情绪情感和人的道德发展相关。我发现,我们过去对于道德情感的理解太凝固、也比较窄,主要根据大词典上的解释,把道德情感看成人在理解了道德原则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认同道德原则的情感。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生命中有很多很自然的情感是与道德教育相联系的。比如,虽然不能直接说孩子的好奇和冒险是道德的,但是当他的好奇心有了付出的场所和需求的时候,这个好奇心就变得与道德品格相关了。再比如,安全感、依恋感、自尊、自爱等都可以成为发展道德的基础。现在有些关于道德教育的看法我认为有偏狭,也不够明智,他们往往就道德教育谈道德教育。
教师要创造新的教室文化
朱:我注意到,你的每一套设计里面都有教师用表和学生用表,对教师应该做的准备工作安排得非常细致。教师要调整学生中的同龄人文化,要创造一种教室、课室文化。这让人眼睛一亮。
特:在整合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作用非常关键和重要,教师会把他的态度、认识带入课堂。如果老师不具备利他的情怀和品德,怎么会创造出一种氛围去培养孩子?
同龄人文化非常重要。课堂上的伙伴关系模式是利他主义的,鼓励学生把信息收集本身看作相互协作的过程。例如,当学生收集关于区域贫困原因的信息时,每组学生被分派去检测不同的团体的信息,寻找不同地区出现贫困现象的原因。将所有学生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就可以对世界贫困有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是比较地区之间谁优谁劣。
在具体的管理中,教师应该表彰好的行为,树立学生的责任感,并和家长、社区建立伙伴关系。
只有做到这些,才会逐渐营造出整合教育学习模式特有的教室文化。
朱:在整合教育学习模式中,共有56种心灵习惯需要培养,比如“人道主义情怀”、“远视”、“领导才能”、“意识”、“利他精神”等,提出这些内容的根据是什么?
特:我们认为,孩子会有很多不同的心灵习惯,我们把这些不同的心灵习惯分类,编成不同的教材。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学习进度进行,他们可以一个学期或者一年学一本教材,而每一本教材都有一个主题。比如,这个学年学习人道主义的习惯,共有6个心灵习惯,然后可能学习的是英雄的习惯,接下来可能是圣洁者的习惯,另外一年可能是和平缔造者的习惯。在每一年中,孩子都会发展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身份定位。
朱:56个心灵习惯是按不同年龄、学龄分别编排,还是不同年龄可以学习相同的德目?
特:它面向所有年龄阶段的孩子。但是,教师在经过培训之后,会明白同一套教材怎样适应不同年龄的学生。
朱:实践一段时间后,有没有发现哪些心灵习惯比较适合特定年龄阶段的孩子?
特:是的,的确是有这样一些规律的。有一些是基础的心灵习惯,一定要在第一年或进入这个学习模式开始时必须学习的,以后学习的习惯是建立在这个心灵习惯的基础上。我们给予学校很大的自由选择权。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决定首先学习哪些心灵习惯。
朱:其实,教师是最了解孩子的。他们每天与孩子生活在一起,最有条件持续性地观察、了解孩子,找到影响孩子的有效办法。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说,教育改革除了自上而下进行,更需要自下而上进行,需要来自教育活动现场,特别是课堂里的经验。教师的观念和素质至关重要。教师不能以道德真理的权威自居,把道德教育当作教训、规整和控制孩子的过程。教师要创造教室里的文化氛围,有没有相互关心、尊重、友善、鼓励的气氛特别重要。有了这种气氛,孩子的表现一定是积极的、兴致勃勃与教师相互合作的。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场所,这个场所的生态不能失调。我们希望教师能建立关于教育文化生态的意识,成为新型教育文化的调节者。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