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科学家通过日益完善的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与意大利同行交换他们得到的宇宙射线观测数据。这些采自青藏高原羊八井观测站的庞大科学数据以往很难通过普通的国际互联网传输。
正常运行一年的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香港开放交换节点已成为亚太地区互联网汇聚中心和国际互联网在亚太地区的交换中心。该节点一年来为中科院高等物理所、大气物理所、生物物理所和国家地震局与国际科学界交换了海量科研数据。
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担了香港开放交换节点的建设、运行和服务工作,该中心高级工程师陈炜31日在北京说,香港开放交换节点在一年间开通了到日本、台湾和香港本地的千兆连接,开通了到韩国的10千兆连接。香港开放交换节点正进一步推进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速互联。
据了解,今年9月,香港开放交换节点由发起环球科教网络的中、美、俄三国的基础上增加了韩国、荷兰和加拿大。
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是第一条贯通北半球可支持先进科教应用和下一代互联网研究的高速环状网络。该网络由中国科学院、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和俄罗斯部委与科学团体联盟共同出资建设,它的建成将惠及众多前沿领域的科学研究,包括自然和人为灾难应对、核材料防护、人类基因图谱绘制、太空探索、地震的分布监控、天文观测、能源科学、高能物理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研究。
该环状网络采用基于光纤的先进传输技术,北京至香港的网络信道速率为每秒2.5千兆。该网络近期还将进一步扩容,其中北京至香港的网络信道速率将达到每秒10千兆,香港至美国段网络信道速率也将升级到2.5千兆。
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利用光缆直连的方式,从美国芝加哥节点出发,穿过大西洋和欧洲大陆阿姆斯特丹节点,到达莫斯科节点和俄罗斯科学城,再穿越西伯利亚到达北京节点和香港节点,之后跨越太平洋经美国西雅图回到芝加哥节点,从而形成一个闭环。
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是在美俄5年期“科学网”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中美和中俄的连接而形成的。美国在1996年10月宣布要建立高性能的下一代互联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97年提出,要使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接入美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同时美国科学家也能进入世界各地的高性能网络。
据了解,中科院计划在2006年开始其高速互联网工程,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