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广州市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基础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迈上发展新台阶,高等教育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全面转换,社区教育开拓了新局面,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建成。
日前,怀着对既有成绩的钦佩和对未来广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期盼,带着百姓普遍关心的24个问题,信息时报独家专访了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华同旭(以下简称“华同旭”)。
“十五”成绩成果丰硕突出表现在八大变化
信息时报:“十五”期间,广州市教育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和进步?从千万个家庭的角度来说,这些变化和进步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华同旭:“十五”期间,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广州市基础教育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为目标,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广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为指导,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深化教育改革,系统地解决教育发展的各种问题,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社区教育蓬勃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广州教育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巩固了“普九”、“普高”成果,增强了基础教育力量。
“十五”期间,通过改造薄弱学校、调整学校布局、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强区、强镇,教育均衡化程度逐步提高,整体质量不断上升,竞争力不断争强。到去年底,广州市3~6周岁以上儿童入园率为94.45%;去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17%,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超过96%;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0.22%,普通高考各项指标连续13年居全省前列,去年高考上线人数、本科上线人数、800分以上考生人数分别是2000年的3.3倍、2.35倍、2.3倍。至去年底,全市共有省一级中小学174所,省一级幼儿园56所,市一级中小学231所,市一级幼儿园91所,较好地满足了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第二,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差距。
广州市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2001年~2005年,市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0.54亿元、0.73亿元、0.96亿元、3.61亿元和5.73亿元。农村地区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提高,去年,除从化市外,各区、县级市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均高于广州市制定的基本标准,广州市财政按照每生80元的标准给予从化市补助,保证该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广州市基本标准。目前,广州市农村地区的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9.24%,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2.11%,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7.41%,幼儿入园率也达到55.39%;小学、初中非正常辍学率分别为0.01%、0.76%,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和水平逐步提高。去年7月,广州市召开了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广州市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第三,实施教育综合改造工程,促进老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为加速推进广州市教育现代化建设,自2001年启动了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办学综合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其中“用地特困学校”改造工程已于去年3月全面通过验收,96所老城区“用地特困学校”改造调整为61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46所),新增学校用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新增学校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新增生均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老城区城区与城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不仅办学条件实现了均衡化,师资队伍、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也趋向于均衡化。
第四、以创办示范高中为契机,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
从2002年起,广州市再投入21亿元创建24所示范性普通高中,目前,建设工作基本完成。截至去年底,24所学校提供的学位有60812个,比2002年示范性普通高中启动建设时的26859个增加了33953个。待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后,示范性普通高中提供的学位将占普通高中学位的40%左右。在加强学校基本建设的同时,我们切实加强学校的软件建设,印发了《关于加强创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软件建设的通知》,指导各创建学校进一步明确方向,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充实内涵,提高质量。去年,25所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含去年接收的广铁一中)的高考平均录取率达91.54%,其中第一批重点本科录取率达34.75%,比全市第一批重点本科平均录取率高22个百分点,获80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同比增加43.7%。
在创建示范普通高中的同时,我们进一步调整学校的布局结构,全市普通高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去年普通高中招生近6万人,占高中教育阶段招生的62%,比2000年的3.57万人增加了68%,其中,省、市一级学校的学位占71.25%,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入读优质普通高中的需求。
第五,实施优质化工程,开拓了中等职业教育新局面。
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优质化工程,开拓出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新局面。通过市、区教育部门和各有关的办学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到去年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46所,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26所。中等职业教育中重点学校的比例达到了60%,就业率趋近10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教育部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反映了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得非常紧密。
第六,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十五”期间,广州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一支人员结构相对合理、综合素质较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至去年,广州市幼儿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63%,其中幼教专业毕业的占92.96%;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2%,其中大专毕业及以上学历的占83.56%,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占35.69%;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71%,其中本科学历及以上的占70.82%,中级职称及以上的占48.67%;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6.83%,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59.66%。
第七,实施“教育e时代”工程,加速了教育现代化进程。
“十五”期间,广州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并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学生专用电脑从2001年的46659台,增加到去年的127645台,“生机比”由20:1发展到11.75:1,“师机比”由5:1发展到2.5:1;
“校校通”比率由2001年的36.8%(450所学校)上升到去年的88.6%(1592所);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数由2001年的116所发展到去年的852所;开设信息技术课的中小学由2001年的463所增加到去年的1457所,总体开课率由25%上升到81%,全市初中、高中100%开设信息技术课;学校数字图书馆由2001年的109个增加到去年的436个,数字图书达到1764万册;学校教学资源库系统由94个增加到401个,资源总量由5000G增加到28628G。
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基本建成,并且全网接入中国教科网,成为全市共享的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取得实效。“十五”期间,广州市教育局、原东山区教育局被评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广州市教育局、原东山区教育局和广州远程教育中心被评为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广州市“教育e时代”工程被评为信息产业部首批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单位。11所学校被评为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6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第八,落实帮扶政策,为建设和谐广州作出积极贡献。
“十五”期间,广州市享受“两免一补”的学生共68305人次,补助额达1088.9万元。2004年,在全省率先对全市5000多名残疾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市教育基金会建立了扶困助学制度和学生重大疾病助疗制度,共有137012人次享受了学习困难补助,补助额达2069.2万元;共有163人享受了重大疾病补助,补助额达526.4万元。去年,市教育局和市教育基金会建立了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奖学金制度,对优秀的困难家庭高中学生进行奖励助学。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