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校园的建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IT基础设施建设阶段、信息化应用推进阶段以及信息化服务优化阶段。随着信息化业务与服务的发展,学校积累了大量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数据。多年来业务系统沉淀下来的数据,成为了新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当今迈进大数据时代的信息社会,数据服务正引领着信息化工作者从繁琐的业务中抽身,推动信息化向更深层次的数据服务模式转变。
挖掘沉淀数据
早在2002年,复旦大学就开始着手建设U-IDC校园数据中心,是国内最早建设校园数据中心的高校之一。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心拥有由小型机、多组虚拟化集群支撑的400多个虚拟化应用的运行环境,存储集群很快将突破PB量级的存储空间,形成以实体服务器、虚拟机、虚拟主机和站群平台为主体的核心运行环境。U-IDC拥有规范、可靠的机房运行环境,包括双路供电、大容量UPS、专人巡查制度、环境实时监控、故障自动预警等,实现了重要业务系统及数据的冗余和异地备份,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全面保障。
复旦大学很早就意识到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最有待发掘的宝藏是积累的数据。从沉淀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才是信息系统真正意义的体现。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是系统实施之后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仅以应用系统的数据举例,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5月,学校各业务数据库已有数据表近万个,记录数2亿余条。共享数据库平台作为信息化校园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交换、集成的核心平台,不仅支撑应用系统建立业务数据库,还针对人、财、物、事、文等大类建立了不同的主题库和历史库,使得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具有专业性和延续性。
应用系统在多年的运行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业务数据,使得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来进一步提升数据服务的能力成为现实;同时,业务部门在管理体制改革中为全校师生及决策层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的迫切性也逐步显现。针对不断扩展的个体用户及学校各级决策者的需求,复旦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数据服务工作。
规划与实施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业务系统已积累了包括各类人员基本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生活信息等各个方面的基础数据。根据服务的受众不同,按以下几个层次制定数据服务规划:综合利用包括基础数据在内的各类资源,实现校情综合数据查询与展示,为学校层面的管理、改革、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为各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提供精准的综合数据查询、统计和展示服务;建设个人数据中心,汇总每一个人的特有数据,提供面向师生个人的数据服务和填报服务,并作为师生一站式服务的数据基础,提高师生满意度等。
数据共享、展示及决策支持服务
数据共享服务面向各应用系统,通过数据的清洗、集中和交换、提供权威数据源和数据报表。复旦大学在信息化校园建设之初,统一规划、建立了校级的共享数据平台。平台采用基于星形分布的数据共享模式,充分考虑了开发周期、开发团队、技术路线及异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之间的差异,通过各业务系统和共享数据平台的数据交互完成数据的采集、共享和交换,数据总线结合消息事件的接口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业务系统间接、直接的数据交互,降低了数据传输的复杂度。集中式的共享机制保障了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去除了数据冗余,在全校统一信息编码标准的规范下,实现了顺畅的数据流转。
共享数据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
第一,全校标准信息编码的维护与下发;
第二,为职能部门提供不同权限范围内的教职工、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数据查询统计;
第三,为学校提供基于共享数据的综合统计;
第四,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交换。
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将应用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抽取,汇总到综合服务数据库,并通过业务梳理和数据筛选,逐步形成完整、独立的主题数据库,提供数据封装和应用接口。数据综合分析服务包括数据统计和数据挖掘等深层次的数据应用,需要对历史数据库中的大量业务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分析和模型化处理,从中提取关键性数据和信息,形成决策支持的基础,利用这种机制,设计面向特定主题和用户的综合业务数据视图。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