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期,学生市场总是各大厂商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尤其如此。
HP、DELL、SONY纷纷推出了不同价位的学生笔记本电脑,IBM也在香港推出了低价学生笔记本电脑,华硕更是一口气推出8款针对学生的笔记本电脑,并配合“校园行”活动进行大力推广,至此所有国际主流笔记本电脑品牌都纷纷涉足于学生市场。而国内主流品牌,联想、方正等也是大张旗鼓,针对学生市场连环出击;其他品牌更是在校园内将笔记本电脑价格不断创下新低。
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真的如此值得期待吗?
不为低价陷阱所动
有人这样算了一笔账:2005年中国高校在校生数是1100万人,如果有10%的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那将是一个110万的市场。而国内2004年笔记本电脑的整体出货量还不足100万台。
某网站近期调查中也有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中,尚未拥有笔记本电脑的比例为83.59%;而这部分学生中,已有购买意向的比例高达76.77%。
如此巨大的市场,当然每个笔记本电脑厂商都会为之心动。2004年,就有厂商针对学生市场推出了“学生专用笔记本电脑”,2005年,所有的主流厂商更是一股脑地纷纷抢摊学生市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在生活上依靠家庭支持,所以在采购笔记本电脑这样的大额支出上一定会受到限制。所以,大部分厂商都以低价作为进军学生市场的排头兵。
遗憾的是,价格下来了,销量却不见上涨。从2004年学生市场的反应情况来看,学生市场的巨大能量并未因低价而得到释放。调查显示,学生选择7000元以下笔记本电脑的比重还不足20%,选择7000-10000元之间笔记本电脑的比重达到了40%以上。
显然,低价学生机并不能真正拥有广泛而持久的市场空间。那么,在厂商预期和学生需求现状错位的情况下,厂商的杀价投入怎样才能在学生市场得到回报?怎样才能最终使市场走入良性竞争呢?
走出了曾经的误区
经历了挫折之后,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认识了一个问题:学生笔记本电脑并不等于低价笔记本电脑。那么学生笔记本电脑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
赛迪顾问的调查数据显示,处理性能、品牌、便携性成为了学生最为关注的方面,价格尾随其后。另外,娱乐功能尤其是游戏、DVD也成为了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
为了求证这一问题,记者曾走访京城的几大高校,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使用的笔记本电脑都是IBM、华硕和SONY等品牌的,低价的只占有很少一部分。在笔记本电脑的应用中,他们注重课件的制作,还有一些会用到编程;在课余时间,男生一般玩游戏,女生则更多的是几个人一起看大片。
一位新近购买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向记者表示:“我们买笔记本电脑其实也很简单,性能不差,价格不高,拿出去不丢人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学生市场的个性化特征相对明显。当然,一些厂商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学生市场再细分的趋势。
华硕在刚过去的暑促中,面向学生市场推出的8款针对不同学生偏好的高性价比笔记本电脑,其中大部分都带有独立显卡,以及配备了高品质的摄像头和麦克风。为了迎合学生的游戏爱好,还专门配备了华硕自主研发的Game face游戏软件,可以让使用者在游戏中跟队员随时面对面地沟通和交流战术。
DELL、SONY和HP也针对学生市场推出了多款基于SONOMA平台的独立显卡笔记本电脑,并完成了从高端到低端的全面覆盖,而在产品的应用上,也纷纷加载了一些应用软件,以满足学生市场对笔记本电脑的个性化需求。
让理性更多一些
从低价到高性价比笔记本电脑的提供,使学生市场得到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但要使学生市场释放更多的能量,这显然是不够的。
一直以来,华硕、HP、DELL在学生市场都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从今年的暑促市场来看,HP针对学生市场连续推出了多款性价比较高的笔记本电脑,其中HP的Pavilion Ze2202AP更是以5999元的低价格,赢得了多数学生用户的关注。作为以成本优势为主的DELL笔记本电脑,凭借价格优势,一口气推出5999元、6999元等多款针对不同学生用户群体的笔记本电脑,在学生市场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作为学生市场的后起之秀,华硕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百所高校进行了巡讲活动,传播华硕电脑的品牌理念与企业文化。华硕电脑市场总监郑威表示,学生市场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学生很容易形成品牌的偏好,谁在学生市场抢得先机,谁就能主宰将来的学生市场。
近来,在华南地区七喜、方正等厂商正在联合Intel进行数字大学城的建设,希望将广州大学城打造成无线网络校园的样板。这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培育,而成熟的市场也是商家安身立命之本。
种种迹像表明,相对于其他市场而言,目前的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是一个需要不遗余力培育的潜力市场,要求厂商必须深入研究学生群体的共性与个性需求,再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才能促进学生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理性发展。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