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表现越出色、应对越得体则得分越高,反之则得分越低。10月26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 “2009年第三季度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上海市交通行政执法部门“钓鱼执法”成为排行榜上十大“舆情热点事件”中最有损政府公信力的事件。(据10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网络舆论日渐强大,其反映民情民意、实施舆论监督的作用逐渐显现。正因为如此,每逢各级两会和党代会,各网站大都会开辟“网络直通车”,“网上民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级领导的讲话中。
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在当前的网络舆情中,理性占据着绝对的主流。综观包括“钓鱼执法”在内的诸多有影响力的事件,网民的声音虽不能说左右了事态发展,但正是有了他们的持续关注,一些原本不太起眼的事件才最终上升为公共事件——网民的关注以及评价,都对事态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而展示出了网络民意的理性、执著与力量。
从网络舆情的不断升温可以看出,多数网民依然坚守着朴素的道德观念,只不过与复杂的现实社会相比,他们似乎更愿意隐匿于虚拟的互联网上。如果一定要找出一个逃避的借口,恐怕再没有比个人安全更加合适的理由。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网民们一面可以肆意宣泄内心的不满,一面也大可不必担心“引火上身”。然而也正因为网络的虚拟,事件本身的性质往往成为决定网民态度的 “分水岭”——对公共事件的持续关注最终上升为网络民意,过度沉溺于琐碎的个人隐私则不免会伤及无辜。
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发人深省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监督、政府职能部门也纷纷表示欢迎网民举报违法的今天,人们为什么总是不约而同地选择网络作为宣泄情绪的出口?相关部门是否可以提供更多的“制度出口”,以引导这些网民对社会公共热点的关注和参与?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没有了个人情绪的干扰,网民可以更为清醒和理智地看待互联网上的各类纷杂事物;另一方面,即使再次出现情绪激烈的网络言论,人们也将很容易去伪存真、明辨是非。
网络的发达本身体现着科技时代的进步,如何使网民心平气和地畅游网络,而不是一味宣泄情绪,则是相关部门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唯其如此,才能使更多人在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的同时,涤荡网络空间,避免它带来新的负面影响。
来源:东方今报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