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教育:补了短板才能跑
政策导向外来经验输入等带来发展新机遇
手持电钻、头戴护目镜,专心致志地研究机械装置的不一定只能是成熟的发明家,也可能是尚未成年的中小学生。从合肥八中VR虚拟课堂和百变机器人的走红,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选手们的“惊艳”创造,创客教育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赞赏。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等最新技术的大规模运用,全球共同进入到了“智能时代”,各国产业结构都面临着深度调整的压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也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深度。在我国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弥补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短板”是当务之急,创客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更是加快创新人才培养速度的基础。
创客教育迎来“春天”
继续推进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积极试点探索大学先修课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现代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创新驱动成为大势所趋。
去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就提出了战略目标,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形成崇尚创业创新、用于创业创新、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显然,创新型国家的建立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打造。在今年年初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要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推动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任务驱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有效合作,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继续推进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等活动,积极试点探索大学先修课程。
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不谋而合,创客教育指的便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在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引领下,创客教育的“春天”正在悄然来临。
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生总人数已经达到1.8亿,创客教育主要针对孩子创造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钻研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也是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对于很多年轻家长来说,孩子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普及性的需求。
然而,不少家长对此也存在着担忧。“孩子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育固然重要,但面对各阶段的升学考试压力,不得不督促孩子在基础学科上下更大的功夫。”尽管孩子还处于小学阶段,但李女士针对现实问题向记者表示,“虽然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但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抉择中,很难找到平衡点。”
李女士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从“升学”问题来看,创新型人才现如今也可获得“金钥匙”。小学阶段,从近期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到两个“新增”点,分别为明确新增技术与工程学以及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旨在让学生体会“动手”的乐趣,并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在“初升高”阶段,去年9月印发的《教育部下发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专门提出,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在升高校阶段,科技创新类奖项及竞赛成绩、专利发明则均是满足高校自主招生的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明表示,国家对于创客教育的支持力度达到了非常重视的程度,从出台小学科学新课标到中学阶段的自主招生政策,再到大学全面推行自主招生,这些优惠政策全部向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学生进行倾斜,例如清华、北大这样级别的高校每年招收科技特长生的比例逐年扩大。可以想象,在如此大力度的政策引导下,创客教育将迎来质的飞跃。
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
要把创客教育打造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杜绝盲目跟风。
推动创客教育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广大学校的参与。而在现实中,创客教育“进校园”的过程里,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在培养意识方面,我们学校在学生成绩上下的功夫比较大,类似于创客教育方面的培养做的还不到位。”江西省某中学教师向记者坦言。而对于创客教育推进较好的北京而言,一位小学教师对记者表示,尽管学校的兴趣课程里有设置科学小组,且在一些学科教学过程中会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但创客教育整体在教学中还不成体系,有待完善。
“不是不想推进创客教育,而是推进过程中问题重重,像让体育老师代课创客教育的种种现实窘境让不少校长感到‘头痛’。”白明指出,创客教育“初出茅庐”不成系统,其问题集中表现为四点:一是校园创客教育缺乏理论体系,多以活动和大赛培训为主,任务不明确;二是教学方法不具体,创客教育缺乏规范的教学大纲;三是教材教具品种类型匮乏,学生能使用的较少;四是学校没有专门的师资力量,多以信息技术老师为主,缺乏专业技能人才。
面对各地学校纷纷建立起来的创客空间,白明进一步指出,学校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创客教育把创新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而不是走形式化流程。要把创客教育打造为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杜绝盲目跟风。
此外,创新教育的推动也需要市场作用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发力”。结合智来研究院的相关数据来看,资本倒逼、政策推动、社会观念变迁以及外来经验的输入均为创客教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且根据智来研究院院长安晨的大胆预测,创客教育将是教育界的下一个“蓝海”,到2020年将会成为一个数千亿量级的市场。
目前,已经有企业进入“创客教育”这片“蓝海”。比如,TECHPLAY创客教育孵化器通过多年的课程研发,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学生的创客教育模式。其自主研发的“三段式12级”课程体系,融合了电子、机械、编程和设计等多种学科,让小学生也可以由易到难渐进式的掌握多种创客技能并进入孵化阶段,最终实现将自己的创意和设计变成真实的产品。据TECHPLAY创客教育孵化器CEO李晓光介绍,该模式不仅能使得学生拥有“显赫”的履历,还能为学生未来出国申请国际名校以及国内顶级大学的自主招生提供优质资源,同时孵化业务也将成为投资人在当地增加营收的重要手段。
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创客教育在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培训体系等各方面一直以来缺乏政府和行业协会的规范与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混乱和社会资源、政府资金的浪费。盲目追求“高大上”、捆绑销售、缺乏课程研发、“山寨”成风……创客教育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创新型人才的培育亟待该行业进一步完善。
学校发力创客教育值得期待
无人穿梭机、无人智能小车、手机APP直播新生活烹饪课堂、具有麻醉功能的微型警蚊……创客精神与教育实践相遇,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批批富有奇思妙想和探索欲望的校园“小创客”强势来袭。
在创新创业的氛围下,教育部门有所作为,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能力,是一件新鲜事。
学校发力创客教育,符合现代教育的方向。现代教育需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学生素质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模式与成果与当代实际、社会需要、社会效益密切联系起来。脱离现实的素质教育,或者是假想的素质教育,不能让学生们产生兴趣,也得不到社会公众的认同。
学校发力创客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结果有益无害。创客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反而因为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新型科技,以科技的魅力深深地影响和召唤学生,使创客教育与书本知识形成一种整体的力量,在学生的学与用、学与实践中,获得更新更多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观能动力,使创客这一极具创造力、创新意识的活动,在学生求知过程中由浅入深,并生根开花。
学校发力创客教育,对社会的今天和未来都是一种贡献。一方面,学校创客教育的成果,能让家长或社会从学生的创客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影响家长或社会的创客实践,即使创客教育没有让学生出成果,学生的心中也会潜伏着创新的意识;另一方面,学校创客教育,也会为明天的创新、创业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未来的创新、创业更加红红火火。
“我们身边每个人、每个家庭、每所学校、每家企业都在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身处其中,任何好的想法都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支持,很容易激发探索的热情。”教育部门主动实施创客教育,突出体现了教育对创新、创业的响应与支持,如此高瞻远瞩,必然会结出丰硕果实。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