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教育文化概念;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教育文化的基本功能以及教育文化的建设与教育评论的展开。
关 键 词 :教育评论 教育评论客体 教育文化
所谓教育评论客体,应该理解为教育评论活动和教育评论工作所直接施予的对象——教育文化。因此,作为培养人的教育文化,以及与此有关的教育文化的生产者(教育工作者)和消费者(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评论的客体(刘尧《建立教育评论学学科体系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1995.12)。教育评论客体包括“教育的一切和一切教育”,我们将此称之为教育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260余种,文化的定义从来就是众说纷纭的。在欧洲语言中,文化(Culture)源于拉丁语的“耕作”一词,指人类与自然斗争通过努力与运用智慧得到的创造物。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32-1917)曾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就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是个复合的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E·B·Tylor,The Origins of Culture,p.1,Harper and Brothers Publishers,New York,1958)。据说这是文化最早的定义。此外,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林顿(1893-1953)提出:“文化是由教育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构成的综合体,其构成要素为这一社会成员所共有,而且加以传递”。在日本,人们常把教育和文化归为一类,称之为“文教”。这两者也都归由文部省或教育委员会管辖。广义地解释,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传递社会价值和知识的行为,应包含在文化之中([日]名和太郎著,高增杰等译《经济与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41-42页)。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类文化,是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
一、教育文化概说
关于教育文化也有多种说法,有学者指出:“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文化观着眼,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系统。因为教育包括了许多文化因素:语言符号、道德观念、价值趋势、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等。因此,作为文化形式存在的教育可以称为教育文化。教育文化由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价值体系三个方面构成。三者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田建国著《高等教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有学者认为,教育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教育活动的类化物,是一个民族文化大系统的子系统之一。教育文化不等于教育活动,而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过程、方式、内容、结果等的反映,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教育文化的构成要素是教育社会心理、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精神。教育文化本质上是心理的、观念的、精神的,我们无法直接予以把握;它一定要通过各种载体表现出来,人们则可以通过这一些载体去认识、理解和思考。其载体有四类:实物载体、言行载体、文字载体和文艺载体(陈卫《中国教育文化初探》南京师大1993博士论文)。以上是教育学和教育文化学对教育文化的定义,教育各分支学科涉及到教育文化的还会有新的定义,这是不同学科的切入点相异而致。
教育评论学因学科的需要,也对教育文化进行过界定,教育文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这一特定范围内,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在其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和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及其形成和创造的过程。”教育文化的范围是“教育的一切和一切教育。”(刘尧《关于教育评论学研究若干问题简答》《广西大学学报》1998.2)。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置身于教育领域中,就不可避免要受到特定的教育文化影响,同时参加到其活动中,创造出新的教育文化氛围和教育文化成果。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在人类文化中处于较高层次。与人类文化相同,教育文化从内容看亦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物质层次的教育文化。它是教育领域活动的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下面简称教育中人),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创造出来的成果之一,也是从事教育文化活动的一些必备的物质基础。如:学校校园及设施、教室、课桌椅、教具、教材、教学设备等各种有形的教育设施和用品。还有各种教育管理组织、学会、协会、基金会等。这些是教育文化的表层和载体。
二是制度层次的教育文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类是教育活动的规范、规则,各种制度、章程、习惯、奖惩条例等。另一类就是教育的运作方式(或叫行为方式)。比如:口耳相传的师徒式教育,集体授课的课堂教育,网上授课的远程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等。这些是教育文化的主体。
三是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它集中表现为“教育中人”这个群体的教育观念、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思潮、教育风气、教育风格、教育流派等。这中间有教育思想的传播、交流、碰撞、接受和创新,它对教育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又要在教育活动中接受检验,求得发展和深化。这些是教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教育文化的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是教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反映了教育文化的属性,规定了教育文化的特质,它支配着制度层次和物质层次的教育文化。因此,对精神层次教育文化的评论是教育评论的主要领域。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是由浅入深的过程。精神层次的教育文化在教育文化活动中形成,又反过来指导和支配教育文化活动。
二、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在综合把握了教育文化的三个层次形态的基础上,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简而言之,教育文化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活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教育文化活动十分丰富多样,它包括了人类教育所形成和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制度的、精神内容。就教育文化活动的性质分:可分为学校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含家庭教育文化),或正规教育文化和非正规教育文化;就教育文化活动的形式看:有精英教育文化和大众教育文化,或普通教育文化和职业教育文化;就教育文化活动的层次看:有学前教育文化、初等教育文化、中等教育文化、高等教育文化和继续教育文化;就教育文化活动中的人来看:可分为教育者文化和受教育者文化;从教育文化活动的历史沿革看:有传统教育文化和现代教育文化;从教育文化活动的民族性看:有本民族教育文化和外民族教育文化;从教育文化活动的阶级属性看:有无产阶级教育文化和资产阶级教育文化;从教育文化活动地域看:有东方教育文化和西方教育文化,等等。
(二)广泛的参与性和影响的持续性
随着全民教育计划的逐步实施,终身教育观念的广泛宣传和被人们接受,教育文化就具有了全民参与的性质,其影响也是人的终生过程。
教育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是其他文化望尘莫及的。社会中的每个人只有通过参加教育文化活动,使自己知识化、智能化,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人,才能进入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换取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食粮。社会也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接受教育,参与教育文化,养成文明行为和从事社会工作的习惯和能力,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可见人是无法逃避参与教育文化的,自觉也罢,被迫也罢,都得参与到教育文化活动中来,经过教育文化活动的训练成为社会人。这就是教育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