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新闻
北航招生事件:“个人行为”之说难以服人
2004-08-16    张贵峰

字体大小:

  对“完全是个人行为”的说法,笔者以为这与事实不相符合,并且在逻辑上讲不通,难以令人信服。

  首先,从庞宏冰等人的身份看,他们的“北航人”身份已是无可争议。无论是此前央视记者在北航网页上查询的结果,还是后来广西警方从庞的工作证中得到的信息,都已证明了这一点。至于北航现在强调的庞已“脱离教学工作”,笔者以为这并不重要,因为招生工作本来就是一项非教学的学校事务性工作,不由教师来做很正常。因此,如果庞宏冰等“北航人”以北航名义行不法之事的基本事实已不容置疑,那么“完全是个人行为”之说就无从谈起。而且,既然学校承认负有责任,那“个人行为”又岂能“完全”?

  再从庞等人的实际作为来看,“完全是个人行为”之说就更难“圆”了:一说不交十万元,第二天真就退档了;而一答应交钱,马上又被正式通知录取了;家长再一犹豫,通知书便被扣住了———如此每说必应验、操纵招生于股掌之间的灵敏和高效率,按照现在学校的说法好像只是纯属巧合。即便如此,庞的天宏公司隶属北航是事实,他是该公司经理也是事实,他随身携带录取通知书更是事实,所有这一切都是一句“个人行为”可以解释得了的吗?

  从法理逻辑上讲,纵然北航在这一事件中有被下属人员欺骗、受害的成分,但规范员工的行为、保证招生工作的公平,本身就是学校法定的责任。一旦出了问题,学校失职的责任首先就是不能推卸的。

  公众之所以关注这一事件,并不是刻意要和哪个学校过不去,而是出于对这一事件背后招生公正、教育公平问题的关切。因此,面对问题,学校首先应该拿出一个坦诚承担责任的态度,并据此痛加反省、对症下药,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一再强调“个人”过错,那么难免给人敷衍、推卸的印象,所谓的“诚恳致歉”也会有成色不足之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河南首例“高招乙肝歧视案”结案
· 首例高招"乙肝歧视"案庭外和解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