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发展研究
占全国高校总数超过95% 地方高校该奔向何方?
2007-05-21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浙江师大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刘尧)

  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条块关系”得到了基本调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断增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教育部和其他部委主管的普通高校(本文称为国家高校)共计107所,其余的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向,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端正自身的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该如何争“一流”

  近年来由于大学排名、高校评估所采用标准的同一性,以及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盲目发展的愿望,致使地方高校发展步入误区。21世纪以来,地方高校在“做强、做大、追赶一流”的浪潮拍打下,迷失了自身的办学方向,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出现了盲目改名风、升格风、申博申硕风等不健康的发展趋势。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学飞教授了解,我国大约有80所高校明确提出要办研究型大学,其中不少地方高校也在争创教学研究型大学。这种风气在陈学飞教授看来,已成为我国高校运转的非正常状态——“明明条件不具备,基础很差,也要提很高的目标,往往造成学术上的大跃进,大量资源被浪费。”伴随这一风气而来的是三大恶果:一是争创研究型大学无形中对地方高校起着很不好的示范效应,仿佛非研究型大学就低人一等;二是本科生教育被边缘化;三是我国高校正在失去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要办成一流大学并没有错,错在把一流大学看成有固定模式、唯一标准的“一流”。其实,地方高校可以是地方一流、学科一流、教学一流等不同层次的“一流”。“一流”关键是要体现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多样化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进入大众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尤其是原属国家现已经划转到地方的高校)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地方高校在强调放眼世界、面向全国的办学过程中,更应强调立足地方,坚定不移地培育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优化地方人才资源配置,为加速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形成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等作出应有贡献。地方高校的发展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的数量、类型、层次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要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多数地方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提升企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服务。具体地说,地方高校要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要成为地方学术研究中心;要成为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要成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站、道德灵魂和变革的源泉;等等。

  积极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

  地方高校(除“211工程”建设的高校外)的大多数学校,要甘于承担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明确以建设教学型、职业技术型学校为主要办学目标,以培养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同时,地方高校有限的科学研究也要围绕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地方的特色资源与社会需求而展开,不能盲目追求“大型化、综合性、高水平”。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内容,以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特别是观念、体制、机制和手段的创新)为发展模式。为此,地方高校的办学规模要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和需求,以及学校在地方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确定;学科建设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需要,确定其骨干学科,建设和发展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实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在办学层次上,应首先集中精力抓好本科教育,一些实力较强的学校可以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区域主要是立足于地方,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为第一要务;科技创新要依据地方科技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选准主攻方向,实施科技创新。

  以地方特色为办学特色

  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应该主要体现地方特色,即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所应依托的重要基础。我国地域广袤,各地之间无论是山川水土的自然环境,还是经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人文环境都各有特色。作为地方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是所在地方的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地方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地方高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凸现地方特色,服务地方特色。否则,办学特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地方高校应依据地方特色,适应地方科技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动态的教学计划机制,将学科专业的教学基本要求与社会经济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具有地方技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特色,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用型人才”;等等。不少地方高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刻苦磨炼,不断创新,在不同方面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如:地处湖北宜昌的三峡大学是一所新组建的地方综合大学,他们以“立足宜昌,融入三峡”为办学宗旨,以“水电和三峡文化”为办学特色。正因为定位准确,所以特色鲜明,该校近几年来围绕办学宗旨,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显著成果。因此,地方高校要端正办学方向,依托地方特色和学校的实力,扎扎实实地创建办学特色。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特色与优势:地方高校有组织科研的融合之道
· 推动地方高校打造一流本科教育
· 广西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十年潜心合作 探索地方高校机械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 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何以卓越
· 一所地方高校服务国家的责任担当
· 2018国家“111计划”立项名单公布
· 14所地方高校冲进学科榜首
· 21所地方高校入选2017年度国家“111计划”
· 教育关注:地方高校转型的门槛有多高?
· 专家建议:“地方高校转型首先要打破观念壁垒”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