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征文通知发布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写字教学也是素质教育
2002-11-29    盛大林

字体大小:

  据《大河报》11月22日报道,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现在的小学生从刚开始学习就步入了少纸、无纸时代。但随着他们敲击键盘的速度越来越快,小学生的字却越写越难看。记者在对一些小学生采访中了解到,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已经占多数。现在的小孩子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输入法,至于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

  前不久,媒体还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打字速度非常快,却很少用笔写字。有一次需要她提笔写字的时候,那些非常熟悉、一触键盘立马就会从屏幕上闪出来的汉字,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

  在汉字进入电脑以前,写字曾被普遍看成是读书人的“门面”,不能不重视。但电脑和汉字输入技术却使写字的“必要性”越来越小,同时也为“藏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现在不仅中小学生,就连家长和老师大都也认为字写得好不好已经无所谓了。一位小学教导主任对记者说,现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体现在升学率上,学生写字好坏对升学基本没有什么影响,占用课时专门练习写字实在不值得。

  写字真的“没用”了吗?

  其实,写字的好处并不仅仅在于实用,其更大的意义在于,练习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

  较之字母文字,汉字要复杂得多。要么疏可走马,要么密不容针,要把它们写得好看,就必须先把那些奇形怪状的笔画写好,并合理地进行组织。粗细、俯仰、呼应、避让、顾盼、疏密……美学中的很多基本原理,就蕴含在每一个汉字中。要领会这些道理,必须多加练习;而领会了这些,不仅能把字写好,还能触类旁通,有助于理解和发现其他方面的美。所以,能不能把字写好,通常可以考察出一个人在文化方面的悟性和修养。在中国古代教育中,书法可以说是读书人必修而且要修好的一门课。在科举中,仅仅因为书法好就受到垂青而享受“破格”待遇的事情屡见不鲜,这就是因为书法中往往含有很高的“附加值”。古代的鸿儒巨子,大都书艺卓绝。“书圣”王曦之留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首先是文学作品,苏东坡的书名并不亚于他的文名……其实,他们并不是为了成为“书法家”而练字的,但在临池中,他们的修养和各方面才艺却与书艺相互促进并一起得到升华。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书法艺术不可分割。因为文化的流传依赖于文字这个载体,而中国汉字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书法的历史。书法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实也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

  不可想像,如果有一天,我国的大街小巷,触目皆为呆板的印刷体汉字,那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

  针对中小学普遍不重视写字教育的状况,教育部的一位负责人曾经说:“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培养综合素质考虑,写好字都大有裨益。写字教育的关键时期是中小学。写字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小学生不一定要成为书法家,但至少应该把字写得清清楚楚。所以,中小学校应该切实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绝不能把“写字”这门课完全荒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写字教学
· 须过写字关 上海30万学生将参加等级测试
· 普及电脑书法课被取消 学生还会“写字”吗
· 素质教育:一种新的价值观
· 培养人性是教育的最低标准
· 学生写字患上“肌无力” 都是电脑惹的祸
· 管的边际与放的限度
· “四书五经”走进小学课堂
· 海南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