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聚焦“家长陪读”:农村家长陪读 为何五味杂陈
2016-12-26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小:

  教育发展到当下,出现一种新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家长陪读”。这一现象似乎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但它在中小学校确实普遍存在。仅笔者所在学校,就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家长“陪读”。据说,安徽省毛坦厂中学陪读家长更超过学生的一半。

  笔者以为,作为教育的“衍生品”,“陪读”现象牵涉千家万户,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近日,笔者利用一些闲暇,专门针对这一群体作了一番走访调查。

  宿舍便宜却要花高价在外租房 家长:我为什么要来陪读

  目前,我国稍有规模的中小学,其软硬设施都相当不错,与过去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以笔者学校为例,虽然只是一所农村示范高中,但教学楼、办公楼、实验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等一应俱全;其中,男女公寓楼各一栋,能够容纳男女学生不下数千人,而且收费低廉。但遗憾的是,其入住率一直很低。很多学生宁愿花高价在外租房住,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家长陪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情况?我们还是先听听家长怎么说——

  倾诉人:徐某某,女,38岁;陪读时间:快一年。

  你问我为什么要来陪读?还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一句话,为了儿子好好读书!我是农村人,也没有多少文化,就想儿子学习好,将来考个好大学,在城里找个好工作,那就出息了。我家里还有个女儿,别怪我重男轻女,女儿学习我就不管了。好在儿子还挺争气的,中考考得不错,竟然考进了这所省“重点”——按理说,他还是很有希望的。所以,我来陪读苦是苦点,却也是我的福气。

  倾诉人:张某某,男,67岁;陪读时间:两年半。

  我孙子正在这里上高三。他自小就是我带大的,不陪读不放心。他爸爸妈妈很早就外出打工,他们只是到节假日才见见面。因此,孙子待我比他爸妈还亲。我也很宠爱这个孙子。我年轻时,家里还有几亩田,两边照应确实很辛苦。好在当时他奶奶在世,可以分担一些。现在,虽然我老了,他奶奶也不在了,但是我把田全部流转给了别人,反而感觉很轻松。等孙子考上大学,我也就彻底轻松了。

  倾诉人:刘某某,女,41岁;陪读时间:刚半年。

  我陪读时间不长,还不很习惯。我哪儿想来?在这里真的急死人!是儿子不争气才不得不来陪读的。本来,儿子考上高中,我们全家都很骄傲,也充满期待。开学时,为了让他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让他住学校宿舍,特意在校外租房。可是没过多久,班主任就打来电话,说儿子学习不踏实,喜欢上网吧,还经常旷课,建议我们家长陪读。我一万个不情愿,因为我在北京一家大宾馆干事,收入还不错;他爸也在北京搞工程,离不开我。但时隔不久,班主任再次打电话,说儿子出租屋不断有女生出入。我顿时感觉问题严重起来:再不陪读,儿子的学业就可能完全荒废掉!

  倾诉人:李某某,男,40岁;陪读时间:快两年。

  我一个大男人在这儿陪女儿读书,你一定觉得挺稀奇。是的,在现代版的“男耕女织”时代,我的做法可能有些异类。但是,我不怕别人笑话:我老婆是一家公司的主管,工资挣的比我高;加上女儿天生不服她妈妈管教,就信任我。于是,我就辞去工作来陪读了。之前,也算过一笔经济账:我年薪就3万元多点,如果女儿吃住在人家,一年也要3万多元,还不如我自己来陪读。

  学生:感谢or不欢迎父母 老师:从反感到欢迎

  陪读涉及方方面面,相关联者也不少。他们对家长陪读又是什么态度?为此,笔者又专门作了调查了解。

  学生甲:我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本来,我在我们家附近就读,妈妈也就上下学接送而已。但因为这些年乡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政府把它拆并了,我只能来到镇中心校就读。妈妈为此作出很大的牺牲,到这里陪读,解决我的后顾之忧。我生活自理能力本来就差,如果没有妈妈陪读,还真不知如何是好!我要好好地感谢妈妈,将来一定报答妈妈。妈妈,I love you!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持这种看法的学生还不少。他们认为家长陪读不仅能让自己安心学习,还有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完全欢迎,而且充满感激之情。不过,也有另类——

  学生乙:我在读高中二年级,陪读的是我父亲。我平常不愿跟人说这事,不过既然您是学校的老师,就说句实话吧:我不喜欢父亲陪读!原因很简单,我都这么大的人了,还要父母照顾,难堪不难堪?在父母的眼里,我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其实,我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学习也很有自觉性。可是父母还是不放心,生怕苦了我,让父亲来陪读。我反抗过多少次,都不行。如果父母多听一些我的意见,他们也许少很多牺牲,我也许能够得到更多的磨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大管家”,又是如何看待“家长陪读”的呢?笔者熟识的一位班主任是这么说的:

  关于家长陪读,我有一个认识过程。起初一听就反感:孩子早晚都要长大成人,家长为什么总是放不了手?从教育学角度看,这是不对的,因为家长不放手,孩子独立自主精神就无法得到培养和锻炼。但是,后来我完全改变了这种态度。这缘于一位有问题的学生。我通过电话不断联系这位学生家长,可家长在外谋生,他们也只是通过电话跟孩子说些不痛不痒的话,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我干脆要求家长回家陪读。家长回来了,这位问题学生很快就有了转变。我认为,家长陪读是家校合作教育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这位班主任的经历和看法,可能非常具有代表性。尽管现在通信技术十分发达,但无法替代家长和学校面对面的直接沟通。家长陪读恰恰填补了“家校合作”这个短板。更何况现在不少家长各方面素养都比较高,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确实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校长:家长不算经济账吗 镇长:对家长陪读一万个欢迎

  笔者也走访了几位校长,发现他们对待家长陪读的态度基本一致,那就是无奈、惋惜和担忧!

  校长甲:我不知道现在家长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多大的人了还要陪读?难道学校没有给你们孩子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吗?我看不是。拿本校来说,我们先后投资600多万元,新建两栋标准化的男女学生公寓,并且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务。可是,这并没有赢得多少家长学生的青睐。我认为家长陪读,对家校双方都是一个重大损失:就学校而言,优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就家长而言,舍近求远,肯定得不偿失。大的方面不说,比如负面影响、时间浪费等,单就经济考量也是不划算的:我们每学期只象征性收取250元管理费,而在外租房单独住,至少要3000元;如果有家长陪读的话,费用肯定要翻好几倍。这些账,我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算过?

  校长乙:现在家长可能是太有钱了,为了孩子从来不算经济账。我曾经问过一位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住学校?家长回答:孩子不愿意;追问孩子为什么,孩子回答竟让人哭笑不得:就因为学校晚上要定时熄灯!学校这样管理,主要不是为了省电,而是为了学生身体健康;家长却不问青红皂白,一切依从孩子。学生住校外,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也存在安全隐患。但是,我们又不能强迫,只能要求家长写责任状。尽管如此,还是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甚至让人头疼不已的事。比如,接上级通知,我们停止周六补课,可陪读家长们一窝蜂地跑来闹事,要求我们对抗通知。这不是“家长干政”吗?

  家长陪读跟当地政府也有很大的关系。为此,笔者走访了一些著名中小学属地的官员,终于探明了他们对家长陪读的看法。

  镇长:你问的问题是我最感兴趣的——我对家长陪读一万个欢迎,希望多多益善。你知道,我们地处偏远,既无矿山,又无工厂,拉动经济全靠学校。学校出名了,学生就多,陪读家长也跟着多起来。我们小镇这些年发展得如此快速,基本全靠学生和陪读家长带动的。他们不光带动餐饮、小商品等服务行业的发展,甚至带动房地产业的空前繁荣。所以,我们正在把教育当作产业来抓。如果没有学生没有家长,那是不敢想象的事。因此,我在大小会上都强调:“全力为学校保驾护航!”你看看就知道,我们镇治安一流,环卫一流,网吧全无!

  一些家长远远超过陪读的“度” 当地能否办一所“家长学校”

  面对中小学家长陪读现象,虽然众说纷纭,相关者也五味杂陈,但状况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笔者看来,我们对待这一社会现象,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漠然视之。

  山有头水有源。家长陪读,归根结底是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在当下的集中体现。自古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家长陪读现象的出现,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本无可厚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如果家长能够把握陪读分寸,与学校配合默契,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相得益彰。

  现在问题是,一些陪读家长走向极端,远远超过了陪读的“度”:把关爱孩子变成溺爱孩子,将辅助教育当成看管教育,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许多孩子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家教环境下,娇生惯养,好吃懒做,完全丧失独立自主精神。最典型的要数湖南“神童”魏某,母亲一路陪读喂饭到高中,17岁考进中科院却因种种弊端遭劝退。还有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揠苗助长,甚至以棍棒代替教育,造成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

  由此看来,我们在关注教育问题时,不能只盯着学校和老师,也应重视家长教育。笔者建议,每个地方最好根据实际情况筹办一所“家长学校”。通过这所学校让家长知道,陪读在方便孩子的同时,也削减了锻炼孩子自主独立能力的机会;家长过于近距离的关怀,一定程度上压抑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另外,过度陪读,也是对学校教育的过度参予和干涉,削弱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最终对孩子是不利的,因为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不能代替孩子发展;部分孩子可能由于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坚持不懈的督促,学习成绩虽有所上升,但同样会承受家庭带来的巨大压力,从而失去个人成长空间而缺乏未来发展的后劲。

  家长陪读如何走上正确轨道?这也是家长学校的必修课。首先要清除狭隘的“陪读”思想。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不听话,或常犯错误,陪读就是为了“看管”;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懂事,什么也不会,陪读就是为了“服务”;另有一些家长是带着“攀比”心理:人家有钱陪读,我有钱为什么不陪读?狭隘思想往往铸就狭隘结果。真正优质的家长陪读,都是配合学校教育,从大处着眼,培养人塑造人,让孩子终生受益。这就不能在考试分数上斤斤计较,而要在品行能力上想方设法了。如果通过陪读,使你的孩子养成了良好习惯、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获得了各种能力,那就值得炫耀;否则,得不偿失,干脆别陪读!

  但愿笔者的吁请不会白费力气;但愿有关方面能够将“家长学校”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赵成昌 作者为安徽省无为县襄安中学教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家长陪学喊辛苦 小学老师传授技巧
· 高考陪读村里热租“状元屋” 家长称广告雷人
· 教师将教学任务"下放" 家长陪读限度该多大
· 6成受访者认为陪读较普遍 专家呼吁让孩子自立
· 为圆大学梦 万人农民“陪读大军”苦苦营生
· 亲子阅读≠陪读
· 低龄留学热:小学生在外不放心 哪些国家可陪读?
· 留学美国:配偶子女可陪读 但不得找工作
· 山西康杰中学校内自建陪读楼 家长质疑变相敛财
· 甘肃会宁兴起“陪读潮” 农村教育暴露新课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