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人物
教育学人:刘海峰
2007-04-10    

字体大小:

  刘海峰教授

  性别    男
  研究室   高等教育考试研究室
  职称    教授(博导)
  职务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电子邮箱  liuhf@xmu.edu.cn
  学位    博士

  学历背景

  1986.2——1988.12在职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

  1982.2——1984.11厦门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78.2——1982.1厦门大学历史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1——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2005.6——国家“985”工程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项目主任

  2004.6——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2003.1——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2000.9——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96.6——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1994.12——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1992.12——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1987.3-1996.6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1984.11-1992.11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

  1976.6-1978.2福建省龙岩江山公社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出国出境经历

  1993.2——1993.8国家公派留英,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2000年3-9月日本创价大学教育学部访问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教育理论与教育史评审组成员

  全国教育考试暨自学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

  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高教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教育史研究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

  南开大学兼职教授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吉林大学兼职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河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江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天津教育招生考试院客座研究员

  湖南大学兼职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集美大学客座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名誉馆长

  厦门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考试研究

  科举学研究

  高等教育理论与历史

  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

  《科举学导论》,(个人专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科举制与“科举学”》(个人专著),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公平与效率: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编论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中国考试发展史》(第一著者),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个人专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高等教育》(潘懋元、刘海峰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个人专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福建教育史》(刘海峰、庄明水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

  《中国科举史》(刘海峰、李兵著),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6月。

  《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刘海峰、李兵著),长春出版社,2004年1月。

  《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科举制百年祭》(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二、论文(已发表论文100余篇,1989年以来的论文和学术短文如下)

  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人大复印资料),1989年第10期。

  论学校与科举的关系——兼谈任职资格考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上海高教研究,1989年第2期。

  唐代学校与科举的消长,高等教育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

  科举制的遗产,高等教育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

  八股文为什么沿用了五百余年——略谈八股文在当时的功用,文史知识,1989年第2期;人民日报,1989年3月19日转摘;人民日报(海外版),19899月8日转摘;新华文摘,1989年第5期转摘。

  唐玄宗朝科举管理改革剖析,晋阳学刊,1989年第5期。

  唐代的教育与选举制度,文献,1990年第1期。

  唐代秀才科存废与秀才名目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人大复印资料),1990年第7期。

  唐代乡村学校与教育的普及,教育评论,1990年第2期;历代教制度考,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唐代的博学宏辞科,文史知识,1990年第2期。

  韩愈、柳宗元等202个人物小传(隋唐五代辞条),中国名臣政绩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3月。

  唐代集贤书院有教学活动,教育史研究,1990年第1期;上海高教研究,1991年第2期。

  略论德育的涵义、效果与途径,高等教育研究,1991年第1期。


  唐后期铨选制度的演进,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3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人大复印资料),1991年第5期。

  梁启超·伏尔泰·辛亥革命,华人之声,1991年第1期。

  唐代的秀才与秀才科,文史知识,1991年第9期。

  唐代福建的教育与科举活动,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第5期。

  1930年前后福建省的私立高等教育,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11月。

  同文馆与中国近代海关的关系(与潘懋元合作),教育史研究,1991年第2期;潘懋元高等教育文集,新华出版社,1991年6月。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与途径,当代社会主义问题与党的建设,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
  唐代考试糊名起始时间再析,学术月刊,1991年第11期。

  高教历史与高教研究(与潘懋元合作),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2年第6期。

  “科举学”刍议,厦门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社科与经济信息,1993年第2期转摘;第四届全国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10月。

  选拔专才可另辟途径,光明日报,1992年12月16日。

  变革中的台湾大学联考制度(上),中国高校招生,1993年第1期。

  变革中的台湾大学联考制度(中),中国高校招生,1993年第2期。

  变革中的台湾大学联考制度(下),中国高校招生,1993年第3期。

  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初探,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第2期。

  传统文化与台湾大学联考制度,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

  在剑桥大学参加院士聚餐,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3年第4期。

  “科举学”发凡,厦门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高等教育论文集》(2),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

  《隋唐五代的儒学》评介,教育史研究,1994年第1期。

  “科举学”研究的佳作——宋元强《清朝的状元》评介,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

  剑桥印象,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4月27日。

  剑桥大学的院士聚餐,光明日报,1994年7月23日。

  牛津和剑桥大学的“两校互竞现象”,大学论坛,1994年第2期;华人之声,1997年第5期。

  论科举的高等教育考试性质,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

  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史追溯问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5期。

  “书院学”引论,教育评论,1994年第5期。

  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

  教师节与教师法,厦门大学校刊,1994年9月8日。

  高等教育史学科建设再探,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8期;报刊文摘,1995年9月4日转摘。
  传统文化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上海高教研究,1995年第3期;西北教育管理研究,1995年第2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第3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大陆的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述评,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湾),1995年第11期。

  再论传统文化与高考改革,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第1期。

  福建在中国教育史上的独特地位,中外教育,1996年第2期。

  近十五年来中国教育史研究述评,文科研究通报,1996年。

  《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序二(见该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中国高校不宜推行“宽进严出”(与李均合作),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第3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第8期。

  论科举的智力测验性质,厦门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第12期;社科信息,1996年第9期转摘;《第五届全国教育考试研讨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研究,1996年第11期。

  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第二届中国东南地区人才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转摘;社科信息集萃,1997年第6期转摘。

  论科举制的自学考试性质,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2期。

  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1期;教育史研究,1997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第3期。

  为什么要坚持统一高考,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5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1997年第8期。
  高考并非“一试定终身”,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论坚持统一高考的必要性,中国考试,1997年第5期。

  科举制的千秋功罪,长江日报,1997年8月3日。

  可持续发展与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7年第9期。

  “韩门弟子”与中唐科举,漳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科举制长期存在原因析论,厦门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科举与高考,今晚报,1998年1月8日。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三论坚持统一高考,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科举——中国古代的高教自学考试,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1期。

  “科举学”——一门古老而全新的学问,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2期。

  科举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3期。

  科举能否选拔真才?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4期。

  唐代的科举风尚,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5期。

  宋代的科举社会,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6期。

  元代的科举行废,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7期。

  明代的科举定式,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8期。

  清代科举的革止,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9期。

  科举考试的发展规律,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10期。

  “科举学”——21世纪的显学,厦门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4期。

  科举制的东渐,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11期。

  科举考试的西传,高教自学考试,1998年第12期。

  双刃剑:科举考试利弊分析(英文),《大规模考试的作用及其相关问题——第22届教育评价协会年会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4月。

  继往开来登高望远,厦门大学校刊,1998年9月24日增刊。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编后记),《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序,见大冢丰著该书中文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高考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现状与展望,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1期。

  再论唐代秀才科的存废,历史研究,1999年1期。

  自学考试:从比较到借鉴,自考·职教·成教,1999年第1期。

  传统文化与中国大学的特色,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的重要途径(与郑若玲合作),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23日。

  “科举学”的世纪回顾,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1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年6期。

  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与郑若玲合作),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

  《大规模教育考试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序,见张宝昆著该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正视历史关注教育,文汇报,1999年6月12日。

  “窈窕淑女”别解,文汇报,1999年8月22日。《文摘报》1999年8月29日。

  青春作伴好还乡——再度赴台参加“两岸青年学者论坛”散记,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年第2期;《华人之声》1999年5期。

  “科举学”:一个广阔而专门的研究领域,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新兴学科(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1期。《教育评论》1999年6期转摘。

  走向21世纪的“科举学”,福建日报,1999年12月10日。新兴学科(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1期。

  高考存废与科举存废,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1期。《招生考试论集》(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唐代俊士科辨析,中国史研究,2000年1期。

  评高明士著《隋唐贡举制度》,台大历史学报第25期2000.6

  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历史研究,2000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2001年2期。

  两次高考更合理,光明日报,2000.11.8。

  科举术语与“科举学”的概念体系,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1期。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in China,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Huazhong University Press,2000.4。

  师道尊严、培育英才——潘懋元教师治学方法与教导特色述评,《潘懋元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2000.6。

  唐代福建进士考辨,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年1期。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本土化,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2期。《高教文摘》2001年5期。

  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教育史研究,2001年1期;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6期。

  论“科举学”的广博性,东南学术,200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1年第6期。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起伏与进退,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1年第9期转载。

  中国大学招考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关系研究(日文,第一作者),创价大学教育研究(日本),第10号,2001年3月。

  “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3期转载;《考试促进人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八股文百年祭,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4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3期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转摘;《北京日报》2003年3月14日转摘。

  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5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转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3期转摘;《北京日报》2003年3月4日转摘;《中华读书报》2001年10月24日转摘;《文摘报》2001年11月4日转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3期转摘。
  从历史到教育——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体验,东南学术,2001年5期。

  书院改制百年启示,光明日报,2001年9月20日。

  “考试”的由来,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15日。

  第一次笔试在何时,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12日。

  儒者试经学;文吏试章奏,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6日。

  未必越大越好:从扩招看精英型大学面临的挑战,文汇报,2001年10月15日。

  考研热中的冷思考,厦门日报,2001年11月27日。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序,见谢作栩著该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教育研究,2002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2年第8期转载;《教育文摘周报》2002年第2期转摘;《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2月号转摘。

  研究考试制度推进考试改革,湖北招生考试,2002.2

  以考促学:高等教育考试的功能与影响,厦门大学学报,2002.2。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4期转载;《高教文摘》2002年第7期转摘。

  基础应用并重,教学科研相长——厦门大学高教所、高教发展研究中心工作介绍,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1.2;中国高教研究,2002.3

  “科举学”的旨趣,《考试研究》2002年第1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性,东南学术,2002.2。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6期转载。

  “科举学”:求解科举研究的最大值,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3。《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5期转摘。

  高考改革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刘海峰、李立峰),教育发展研究,2002.6。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9期转载;《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2月号下半月转摘。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暨中国高等教育主要历史指标数值重建(第二作者),理工高教研究,2002.1

  岳麓之会感怀,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2.3;《湖南大学报》2003年3月10日;《中国书院》第5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高考改革与学校教育,中小学校长,2002.7;湖北招生考试,2003.2

  “科举学位说”可以确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7-8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年第10期转载。

  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高等教育教育,2002.5。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2年第5期转载;《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4月号下半月转摘。《考试促进人的发展》,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多学科视野中的科举制,厦门大学学报,2002.6。《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3期转摘。

  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教育研究,2002.12。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3年第5期转载。

  我国普通高校扩招前后办学条件变化分析(刘海峰、谢作栩),教育发展研究,2002.12。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年5期。

  走进考试历史,湖北招生考试,2002.10

  博饼非厦门独有的历史遗存,厦门晚报,2003年8月22日。

  从状元筹到博会饼,厦门晚报,2003年9月2日。

  探寻状元筹的全貌,厦门晚报,2003年9月9日。

  张家界游思,美中晚报,2003年8月9日。

  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3.2。《达拉斯新闻》2003年9月5日。

  知今通古看科举,教育研究,2003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期转载。(“科举,非恶制也”,《教育史研究》2003.1)。《教育发展年鉴》,首都师大出版社,2004年4月。

  “沟通理论实践,弘扬考试文化”,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2月号下半月

  科举教育与“科举学”,《中国书院》第5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中国与东亚的教育传统(一):中国的教育与科举》,台北:喜玛拉雅研究与出版基金会,2006年7月。

  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3年6期转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3年12期转载。

  科举文献与“科举学”,台大历史学报,第32期,2003年12月

  厦大本色南方之强,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泉州古代书院》序,见陈笃彬、苏黎明著该书,齐鲁书社,2003年8月。《达拉斯新闻》2003年11月14日。

  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4年第2期。

  高考与录取制度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中国教师,200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4年11期。

  传统文化与两岸招考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4年第4期。

  厦门大学校训、校歌与校史的特色,教育评论,2004年第1期。

  谁谓河广一苇可杭,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达拉斯新闻,2004年6月4日。

  《中国考试思想史》序,见田建荣著该书,商务印书馆,2004年6月。

  高考制度中的千古难题,现代教育报,2004年6月14日。

  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榜进士,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1期;《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5年第4期转摘;《文摘报》2005年3月6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3期转载。

  《泉州古代科举》序,见陈笃彬等著该书,齐鲁书社,2004年9月。

  将博饼文化进行到底,厦门晚报,2004年10月9日。

  论西部地区的“高考移民”问题(刘海峰、樊本富),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关键时期的省思与直言》,开明出版社,2004年11月。

  高考制度与诺贝尔奖,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0月号下半月;科学时报,2006年8月1日。(《高考、诺贝尔奖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20日)

  科举制——具有世界影响的考试制度,中国考试2005年1月,上半月刊研究版。

  追求卓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精英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回应》,台北:高等教育出版中心,2005年1月。

  为科举平反,书屋,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8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5期转载;《基础教育》2005年6期转载;《中国社会导刊》2000年14期转载(《终结科举“恶制”100年的误会》);《深圳特区报》2005年月转载(《理性认识和评价科举制》);《文摘报》2005年3月6日转摘。

  涛声依旧到客船——“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结语,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达拉斯新闻,2004年12月17日。

  “科举学”古今含义的演变,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7期。

  重评科举制度,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5年3期。

  高考改革何去何从,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17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7期。

  为什么要为科举制平反,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4月号下半月

  《书院教育与科举关系研究》序,见李兵著该书,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4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科举西传说的来龙去脉,考试研究,2005年第1期(创刊号)

  走进西藏走近理想,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2期;中国教师,2005年8月。

  钟情书院谱新编————评邓洪波著《中国书院史》,《中国书院》第6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3期。

  高考改革首重公平,光明日报,2005年6月22日第5版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序,见李均著该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6期。

  终结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6期转摘;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5年11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5年9期转摘。

  百年回眸“科举学”,《百年跨越——教育史学科的中国历程》,鹭江出版社,2005年1月。

  我们应该如何纪念科举百年,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8月号下半月;新京报,2005年9月1日。

  对科举缺乏尊重是民族的悲哀,新京报,2005年9月7日。

  《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序,见张亚群著该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中国大陆科举研究的发展与演进,见《东亚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6月。

  科举在国外,南方周末,2005年10月6日。

  科举制百年祭,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4期;中国教育报,2005年10月19日(《科举制度应该如何评价》);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6年第1期转载;《高校招生》2005年《招生考试理论专辑》。

  《泉州古代教育》序,见陈笃彬等著该书,齐鲁书社,2005年10月。

  院校合并、升格与发展中的更名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1期。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6年第1期。

  外来势力与科举革废,学术月刊,2005年11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6年第1期。

  竞争,高考的必然选择,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7日。

  名山事业,丹桂飘香华中师大报,2005年12月6日。

  高考并非万恶之源,北京文学,2006年第1期。

  科举制为何需要平反昭雪,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2月号下半月。

  科举制对域外的影响:文化的迁移与回归,《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二),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6年4月。

  Liu Haifeng,Rehabilita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Volume 1,Number 2,April 2006,pp。300-315。

  Liu Haifeng and Wu Qiong,Consequenc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s in China and the Reform Challenges,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Korean),Volume 3,No。1,2006,pp。7-21。

  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时来风送滕王阁,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科举传统与东亚考试文化圈,《中国与东亚的教育传统(二):东亚的书院传统与近代教育的转折》,台北:喜玛拉雅研究与出版基金会,2006年7月。

  高考改革与素质教育,红旗文稿,2006年第17期。

  《中国状元殿试卷大全》序,见邓洪波等编著该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科举民俗与科举学,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高考改革的统独之争,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1A期。

  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在人文与社科之间——刘海峰教授访谈(刘海峰、樊本富),学术月刊,2006年12期。

  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学术月刊,2006年12期。

  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2期。

  高考改革应稳步推进,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期。

  三、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

  “中国考试制度与教育制度关系的历史考察”,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八五青年课题,1991——1995.

  “科举考试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全国教育考试九五重点课题,1996——2000.

  “自学考试与其它教育形式的比较研究”,全国自学考试委员会九五重点课题,1997——2000.

  “自学考试理论研究”,福建省自学考试办公室委托课题,1998——2001.

  “科举与自学考试比较研究”,福建省自学考试研究重点课题,1999——2001.

  “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2000——2002.

  “自学考试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全国高校教学研究会课题,2000——2002.

  “高职高专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教育部高教司课题,2000-2003。

  修订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研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2001-2002。

  确定高等学校校史的原则与标准研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2001-2002。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研究,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1-2004。

  高考改革与多元入学体制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002-2005。

  科举文化的研究,全国教育考试科研“十五”课题,2002-2005。

  师范院校与农业院校更名问题研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2003-2004。

  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取消联考对台湾学生来大陆就读的影响研究,教育部港澳台办委托课题,2002—2003。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4—2007。

  《高等教育史》硕士生参考书编写项目,中国高教学会项目,2005-2006。

  我国高校招生考试的历史特点与现实状况研究,教育部法制办公室委托项目,2006。

  四、主要获奖情况

  《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1994年12月获全国第一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

  《“科举学”发凡》,1997年3月获厦门市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

  《福建教育史》(第一著者),1997年9月获福建省第三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

  《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1999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三论坚持统一高考》,2000年6月获厦门市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科举学”————21世纪的显学》,2000年12月获福建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199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

  2002年获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

  《中国考试发展史》(第一著者),2003年获福建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三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二等奖,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独立作者),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主编),2003年获厦门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科举制与“科举学》(个人专著),2005年获福建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学优则仕:教育与科举》(第一著者),2005年获厦门市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科举史》(第一著者),2005年获第二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入围新浪网“2005年度文化人物”,http://cul.sina.com.cn/2005rw/index.html

  本科生以上主讲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史,硕士学位课程.

  中国高等教育史专题,博士生课程.

  科举学导论,研究生课程.

  指导博士研究生情况

  指导博士生19人,其中12人获得博士学位,7人在读。

  资料来源: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网站

本页录入时间:2007年4月10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刘海峰
· 资深高考研究者从统考历史存废看高考未来变革
· 厦门大学刘海峰:高校办学模式应多样化
· 录取数增20倍 今昔高考大不同 百姓国家均受益
· 刘海峰:教育改革的理想图景与现实困境
· 顾明远
· 孙喜亭
· 潘懋元
· 教育学人:潘懋元
· 教育学人:孙喜亭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