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一份“高校应站在中国自主创新前沿”的提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政协委员、同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光伟尖锐地指出,目前制约高校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考评上重学校规模、发表论文数和学术奖项数,学科建设重博士点、硕士点申报,缺乏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学术环境。为此,他呼吁,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建立新规则,实现机制体制的重大转变,并让自主创新成为师生的共同目标,融入大学的校风之中。
连日来,“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系统最热门的话题。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杨玉良告诉记者,这些天,他已经接受了20多家媒体记者关于高校如何实现自主创新的访问。他将自己的答案归结为:“一是建立起专业的大型科研创新平台;二是在承担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中培养一流的科研人才;三要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紧密结合;四是在大学校园内大力宏扬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
“用什么样的创新理念指导创新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创新路径和模式。”正在对科教系统推进自主创新作战略构想的上海市科教党委书记李宣海说:“作为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功能广泛辐射的城市,上海有责任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城市创新体系,因此,在自主创新的主体上,科教必须领先。”
从2005年至今,“在中国自主创新的道路上,高校究竟该做些什么”的命题已经引起上海高校的高度重视。上海市政府决定在复旦大学创建科技创新园区;上海财经大学尝试打破体制壁垒,拿硕士学位不再将发表论文作为硬性指标;上海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作为产学研平台,为企业和高校的“联姻”铺路,首期就引进了500万元企业资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杨玉良更为前瞻地提出:“虽说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源头创新的任务在高校和院所,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全民意识,要使创新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一种崭新的思维习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长盛不衰的根本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