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听了四位校长的发言,我觉得很好。应该说教育部规划司、财务司平时开会是比较少的。我一贯认为会不在多,而贵在精。会不开则已,开了就要能解决一些问题。据说这次研讨会比较好地体现了“针对性”和“指导性”,大家反映还不错。规划、基建工作是我分管的。借此机会,我想讲三点意见:第一讲成绩,第二讲问题,第三提几点希望。
一、肯定成绩,提高认识,增强信心
十多年来,特别是最近的五六年来,是部属高校办学历史上基本建设规模最大、成果最显著的时期。对这一点一定要充分估计,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我们搞基建、搞规划的同志应该清醒判断、心中有数。这倒不是自吹自擂,也不是为自己树碑立传,而是实际情况。
第一,校园规划日趋合理科学。
校园规划是学校基建的基础。最近十多年来,部属高校先后搞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校园规划。最后这一次的校园规划,我认为搞得是比较好的,是可以对历史负责的。主要体现在:一是这次的规划论证充分,决策民主,广泛发动群众,认真听取专家意见。二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吸收国外一些好的做法、总结以往我们自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立足于具体国情和校情,密切结合了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的需求。三是更加重视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适用性。比较好地处理了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美观与实用的关系。四是进一步优化了学校现有资源的配置,在校园总体布局的思路与观念上有所突破。注意克服过去那种单调、呆板的点式布局观念,更多地考虑了整体的和谐、大方、庄重和人文内涵。同时,在这次规划中,各校对现有校区如何调整,下一步如何使用,功能上如何分工,新老校区如何优化搭配,都进行了比较认真的研究。也就是说,在规划过程中既注意建设好新增资源,也重视盘活存量资源。这项工作,由于学校所处的地方不同,做法上可能不尽一样,但从整个校园建设来讲,是件大事。搞好了,是财富;搞不好就会成为包袱,会增加学校今后发展的困难和长期运行成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校园规划理应做得比以前好一些。校园规划非常重要。校园如同一座城市,没有一个好的规划思路和整体建设蓝图是不行的。我始终认为,“一流的高校必须要有一流的校园规划”。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园地,是学校改革发展的平台。不把校园搞好,其他恐怕都谈不上。各部属高校现在拿出来的这个规划,较之过去,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具有一定的世界眼光,是能够站得住的,也是值得大家欣慰的。
第二,学校发展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在国务院的关心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几年,几乎所有的部属高校都抓住机遇,努力扩大学校的办学空间。根据部规划司的统计,最近十多年来,部属72所高校几乎都先后新征了办学用地,建设了一批新的校区,其中有近50个新校区已陆续投入使用。部属高校共新增办学用地接近10万亩。目前,部属高校校均占地面积已达3000亩左右。
大家千万不要低估这项工作的意义。学校办学用地不足,是长期困扰部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属高校办学用地本来就十分紧缺,这几年办学规模又扩展迅速,如果不妥善解决发展空间问题,肯定是难以为继的。何况学校今后还要继续发展。学校办学有许多“难”,其中征地恐怕是一大难。合理扩大办学用地,既要机遇与条件,更需谋划和工作。近几年在这项工作上所取得的成果,意义十分深远。现在不少人可能还看不清楚。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看得越来越清楚,也会日益加深理解。
第三,硬性办学条件普遍明显改善。
经过这些年的建设之后,部属高校的整体硬性办学条件,可以说是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随便走进哪所学校,都是可观可赏、可圈可点的。教学条件、校舍建设、科研设施、生活环境、校园布局等,看起来令人舒坦兴奋。不少人很羡慕这几年高校面貌的变化、包括原来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他们到高校看一看,无不大吃一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这么大的变化,是可以聊以自慰的。据初步统计,72所部属高校这些年新建校舍总面积大概为6500万平方米。从1998年到现在,平均每年新建校舍300万平方米,大多数学校每年完成的基建工作量都在20-30万平方米之间。这种建设速度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第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
过去几年,在国务院的领导、统筹下,经过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建设部、税务总局的通力合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了重大突破。过去,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每年都要开一次全国性大会。这两年会不再开了,可能给大家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后勤社会化改革已经结束了,这是不对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步子迈得较大、见效显著的一项改革。今后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加以推动。这项改革已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校内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要把大量的后勤人员从高校教职工队伍中分离出来。过去后勤人员大概平均要占学校教职工总数的40%以上。学校在人事制度改革中,真正可以相对分离出去的人员,主要还是后勤这一部分。学校在用人方面的改革,说到底主要也是改革这一部分。对此,不少同志可能没看到,但我本人是很欣赏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子迈得这样大,一下子分离出这么多人员,且改革又进行得如此平稳,难道不应该充分肯定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刻地转变了高校的办学模式。我们常讲“国外是社会办大学,我们是大学办社会”。过去我国高校师生员工的吃住医行、生老病死等,都是由学校包下来,从而大大影响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活力。以往为什么我们的高校办不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源于后勤条件的制约。按过去的老规定,高校每新增一个学生,政府就得综合投入4万到5万元。这样的办法,我们既办不起也办不大。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逐步转变了高校的办学模式,最终是要实现学校主要管教学、科研和育人,其他属于后勤方面的事情,则按社会化的机制运行或转由社会力量承办。办学模式变了,办学规模就比较容易变大了。十年前,全国要找出几个万人大学是不容易的,现在随便找一所高校,都是几万人了。可以这样说,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有力地支撑了近几年高校的发展,而且还将长期影响着高校的未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大大加快了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的建设。由于社会力量的介入,在政府没有过多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学生生活设施的建设力度和速度。这些年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全国普通高校,运用社会化的机制,新盖学生公寓540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学生食堂1000多万平方米。新建、改建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的面积超过了过去50年的总和。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就餐环境与条件,一点也不比国外的高校差,可以与世界高校接轨了。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项改革,现在包括部属高校在内的全国高校的日子,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过!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后退是没有出路的。今后,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落实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整体思路、原则和方针。至于具体操作则应更加密切结合实际,可以因地因校制宜,可以有所变化。我今天不展开讲这个问题了,主要是提醒一下,强调一下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成就和主旨,强调一下进一步的贯彻和落实。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