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综合研究
人才模式与现代远程教育
2001-11-21    金建雄 方舟

字体大小: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质是教育模式的改革。基于远程教育的实践与发展和现代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紧密联系,是这种改革取得成效的必然过程。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应正确认识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注重网络教学的实践,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和其他多媒体技术并进行多种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合和创新,创建出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中图分类号】G 7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01)05--0021--0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题的立项是基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之上的,国家教育部在推出该顶试点课题时明确要求:课题研究要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正确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现代远程教育之间的关系、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对圆满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实现课题研究的目标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和改革的目标设计人才培养,系于教育。在社会学的概念中,培养总与教育维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为教育模式。因此,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实质必然表现为探讨教育模式的改革。

  教育实质乃是教学双方行为沟通并为学习提供方便的社会现象,其中,实现教学双方行为沟通的形式就构成了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依据教育实质来分析教育科学中的模式问题,教育模式一般可由三类模式构成,即教学模式、教育传播模式和教学设计模式。其中,教学模式就是从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的高度描述和规范教学活动的形式方法和程序等策略问题,是教育模式中的核心内涵,也是我们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要研究讨论的主要问题。纵观教育的发展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主要有"注入式"、"启发式"和"自主式"三种,分别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活动形式:

  "注入式"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强调学生对教师行为的依赖性,以程序教学理论为基础,规定教学内容,教学的设计以"灌输"为本,通过规定教师的行为,"传道、解惑",把规定的教授内容向学生强行灌输;教学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教授内容。私塾教育、学校教育的课堂教学以及早期的远程教育的教学组织形式(组班学习,以教师面授辅导为主)中,大都采用这种教学形式。

  "启发式"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下的教学内容也是规定的,以行为主义的思想为基础,通过"提问式"、"讨论式"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与学双方行为的沟通。在"启发式"的教学形式中尽管也强调教师行为的主体性,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注入式"的形式来说,表现得比较平等,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学习潜力的挖掘,学习兴趣的培养。书院制教育、近现代的学校教育(特别是西方的学校教育和我国的学校教育中的高等教育)比较多地采用这种形式。

  "自主式"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更多的是以人本主义的思想为基础,强调"以学为中心",教学的设计是以教育对象的认知心理、认知特点、认知途径、认知要求为依据,提供载现各种知识的界面让学生选择学习。教与学的沟通是通过教学设计,对学习提供多种方式的辅导和帮助来实现。在这种形式中,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能动的过程,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动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置于这种教学形式下的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教师、教学时空的限制,学习方式可以有更多的灵活性。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高等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大都是以此种教学形式为主。

  上述三种教学形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技术以及教育制度作适应性的选择。然而,一般来说,教育是否成功在于人的能动性的激发程度,能否激发人的能动性可作为某种教学形式的评判。从教育功能实现的程度去分析,"自主式"的教学形式最有利于激发人的能动性,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不但可以使教育对象学会学习,以适应学习化的社会,又可以使人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培养,以培强人类社会不断创造新世界的活力。再说,从我国对人才的定义来看,一般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入门师傅带,修行靠自己",这些人往往是最善于自主学习的,也希望实行"自主式"的教学形式。

  现代远程教育,是后工业化时代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在科技知识呈几何级指数增长的学习化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学校对教育的垄断转为消费者(学习者)能通过市场有权自主地选择教育,教育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多元化成了"即时生产"型的教学体系,人们根据从业、生活、休闲等需要,在可能的场合采用随手可得的教材自主进行进修,随时获知、获能;学生成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时空上处于准分离状,学生的学习可以是灵活、多样、开放的,这些都成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显著特征。正是这样一些特征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实行"自主式"的教学形式。因此,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大力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尽快构建起"自主式"的教学环境和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应该成为人了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在当前,我国人才培养工作有着显著的特点,一是强调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与推进,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人才,急需大量地培养;三是要求不拘一格育人才,通过造就各种通道催人成材。这些特点又从一个方面呼唤着教育模式的彻底改革,催促着以"自主式"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快速向前发展。这也如实地反映出后工业化时期的基本特征。根据后现代教育革命的理论,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就是构建培养知识型劳动力的教育模式。以"自主式"教学形式为主的现代远程教育自然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实质表现。由此而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基本的目标定位就是科学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二、现代远程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说起远程教育,有两种说法值得商榷:一是现代远程教育就是网络教育,不包括函授教育和电视教育;二是"三代远程教育"说,所谓的现代远程教育仅指二、三代远程教育,第一代远程教育为传统的远程教育。我们认为,这些说法不利于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远程教育是基于通讯技术、邮电技术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远程教育本身的属性就是现代的。其次,远程教育中的教与学双方在时空上处于准分离状态,教学双方的沟通是以传媒技术为载体来实现,对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有依赖性。然而,每种媒体技术在教与学过程中都存在着局限性,新媒体技术的运用除了技术发展本身的作用外,更多的是为弥补旧媒体技术的局限,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媒体的消亡。西方的一些国家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相当发达,但在远程教育中至今仍使用大量的印刷媒体。因此,远程教育不可能以某种单一媒体技术而存在,只能是多种媒体技术的融合。第三,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大规模、大范围实施教学的教育组织形式,除了必须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外,还必须提供多种学习方式,以方便教育对象的"自主式"学习;远程教育的过程是"以学习为中心"而展开,以不断地建立和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而维持,使得各种层次、各种条件下的教育对象完成学业。因此,当讨论某种媒体技术是否继续存在时,就应看其在学习时有无需要,凡学习需要的就应当存在。也只有这样做了,满足了学生各种需要、各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生命力有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综上分析,远程教育本身就属现代教育的范畴,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单从某种媒体技术及其表现形式去描述未免过于片面。远程教育既是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产物,更是现代教育观念的产物。远程教育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实行开放办学体制,以学习为中心;师生关系平等,由教导型向自主学习为主的导辅型转变,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施交互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无冲突性和无限共享性,开发不受时空限制、可广泛共享的教学资源;管理上实行方便学习者的运行机制等都是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反映。远程教育的无穷魅力,更多地在于她所贯穿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当然,强调远程教育的理念魅力,并不是否定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作用,只是说明在远程教育实践中必须获得一种现代教育理念的支持,有了理念的支持,技术的支持才更有效,才能得到不断拓展。远程教育对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依赖性是始终存在的。霍姆伯格认为"在远程教育中,学习材料的呈现和各种交互行为都要借助于媒体,因为学生远离教学组织,远离课本作者,远离辅导教师,远离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进而推论指出:"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应用为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因此,在加强远程教育理念环境建设的同时,重视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乃是发展远程教育所必然的表现,也是取得远程教育辉煌成果的有效之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在校生规模达百万之多,堪称世界巨型大学之最。如此大规模的在校生,离开技术的支持是很难想象的。时至今日,借助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网络教学正在世弄范围内全面展开。网络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更方便教与学双方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实现。更重要的是,网络教学开创了新的教育与学习环境,突破了学校与现实社会间的藩篱,可以带动学校间、学校与企业及社区间的互动与合作,达到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最高理想。因此,网络教学对未来整个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教与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国际间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学习化社会等都将随着网络教学的发展而得到推动与实现。网络技术--这种最现代的信息技术又一次为远程教育带来了新的突破,也再次说明了以不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来不断招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极其有效性。

  就人才培养的角度来审视,依托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则更有独到的功能,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作用:①计算机网络可以完全实现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有利于建构有效的个体知识结构;②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多种功能在训练创新思维(如形象思维、整合思维、决策思维、批判思维筹)中有其独特的优势;③计算机网络有利于激发创新动机,有利于刺激求知欲和独立精神,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在发展良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个性品质过程中有着特有的功效。当然,利用计算机网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待于实践的大胆探索,但作为网络教学内在的这种独到功能已经显露。因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网络教学的大胆实践和大胆探索,注重网络技术与其他媒体技术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就现代远程教育的最新教育模式进行大胆地探索,不失为一种最好的实践与研究方法。

  三、网络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远程教育领域,不仅使得远程教育所潜在的功能得到提升和扩大,而且为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学环境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改善、教学效果的提高带来了莫大的好处,尤其在人有培养上的特有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所以被远程教育理论界称之为具革命意义的网络教学骤然间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但是,从我国实施网络教学近两年的实践来看,暴露出的问题很多,效果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应该作些理性的思考。其间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教学过程出了问题,观念依旧,程序依旧,方法依旧,哪怕是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也产生不了效果。因此,在当前必须着重围绕现代远程教学过程的改革问题,探索特殊的方法,并以此创建出新的教学模式,让网络教学的全部功能都发挥出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过程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

  1.丰富网上课程,改变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变教材为学材,增加课程材料的适应性、可控性、可反馈性、可选择性,为学习者进行自主、灵活的学习提供极大的方便,克服由别人而非学习者自己决定学习内容的现象。教学资源匮乏是目前网上教学的普遍现象,难以实现自主学习。而目现行的基于网上运行的视音频点播课程,大都是印刷教材和音像教材的数字化翻版,仍为单向性的文本课程,枯燥无味,没有可控性,缺乏交互性,无法让学习者根据自己需求决定学习内容,激不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更不用说调动学生的智力和情感两方面因素。因此,当务之急要在丰富网上教学资源的同时,努力革新课程材料。在远程教育环境下,课程材料具备对学习者学习的适应性、可控性、可选择性、可交互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课程材料的过程中,调动起智力和情感两方面因素,在国外有这样一些通行的方法:一是编制对话式的课程,模拟课程编著者与学生间的交互过程。这种"对话风格"不但可以打破学生的孤独感,而且还可以帮助、诱导学生去利用课程编著者提供的电话、电子邮件、传真和其他非正规的交流渠道,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交互"精神。二是注重以知识点为单元课程的开发,按照学科知识的特点,组织开发单元课程,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重点学习并选择组成他们自己的课程组合。三是利用多种媒体开发组合教材,比如把课程分成综合学习材料、学习指导、单元说明、考前辅导等几部分,分别通过网页浏览、CD-rom、电子公告栏、网上数据库等媒体形式呈现。这样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又有利于各种技能的训练。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很值得我们借鉴。总之,学习者可以在网上获得全部课程材料,也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访问课程的每一部分是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的基本模式之一。实现这样一个基本模式,丰富网上课程,提供适应自主学习的课程材料,是一顶最最基础的工作,首先必须要做好。

  2.积极开发网上教学的多种交互手段和交互方式,提供丰富的有效的交互活动,让学习者自由地与媒体(课程材料)、教师、学习者等进行交互,并在交互中受益。有效的交互,是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交互活动同样也是远程教学的内在活动。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使交互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从理论上讲使交互更丰富、更自由、更有效。然而在当前的实践中,网络教学中的交互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交互过程仍不尽如人意,交互作用远没达到理论上应达到的程度,如教学双方缺乏交互意识,没有交互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交互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人机、人际面对面交流的功能效果还有待发掘和完善,网络通道还不宽;教学双向交互内容严重不对称,来自学习者的交互信息量很小;即时、快速、合适、使用简单的交互方式是学习者最好的选择,但这种要求还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直接影响网上教学的效果。对此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观。

  首先,要加强交互的引导。具体可以通过网络、计算机交互技术的培训,提出运用现代交互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强行要求(如规定在网上布置作业、作业练习、自测练习、批改作业等),与此同时适当地结合传统教育的交互方法,如进行少量的集中面授辅导,鼓励用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普遍被使用并为人们所接受的手段进行教学交互,以逐步过渡、逐步适应、逐步提高的方法来实施。

  其次,开发和完善交互技术,提供多种交互手段和方式。特别要注重具有双向交互性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网上教学中的开发和引入,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网上课件的双向交互功能和网上实时交互课程材料。与此同时,竭力开发和完善BBS、网上留言簿、网上数据库、网页浏览、E-mail等交互工具和手段,以满足交互者实时的、非实时的交互。使得双向交互活动并不局限于观、听手段,也不只是局限于教学活动,通过双向交互技术,学习者可以获取网络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有效结合的交互手段,获取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动画并茂的其他有关信息,并与他人进行多媒体环境下的交流,从而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帮助、指导、鼓励、联系、情谊等浓厚的学习氛围。

  第三,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习者选择上述交互手段和方式所提供的媒体,并让学习者熟悉和使用这些媒体进行多途径、多方式的学习和交流讨论,使他们从中受益。这样一来,网上教学就会得到极大的推动。

  3.加强网上应用软件的开发,为学习者上网学习提供方便,提高他们在网上进行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创新的兴趣。如开发一些网上浏览、网上检索、网上下载的软件,并免费提供给学生,使得学习者可以在网上自由进入、自由飞翔,便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任意地"钻探";使他们不但可以利用远程教育组织提供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利用组织之外开发的教学资源。在国外远程教育的实践中,非常重视这一点,他们经常利用远程教育组织之外开发的书籍和软件,甚至明确提出:远程教育课程的功能就是通过解释、练习和指定作业来指导如何应用上述资源。在这方面也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实践努力,可以使网上教学的优势得以发挥,使网上教学吸引学习者,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随着网上教学的健康发展而得到理想的效果。

  国际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研究现状罗晓春黄荣杯

  【摘要】本文阐释了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的意义,介绍了从事国际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的相关组织、标准化产生过程及标准化内容框架,最后介绍了我国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标准化;元数据【中图分类号】TP 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79(2001)05--0032--03

  一、为什么需要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

  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是实现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先决条件。

  标准化,在GB3935.1--83《标佳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所定义的概念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由此我们可能看出,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即是在现代网络教育领域的实践中,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各顶网络教育的信息标准,使整个现代网络教育达到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分类编码与文件格式标准化、教育信息处理过程标准化、教育信息交换标准化等多个方面。重要意义在于:

  ·网络教育系统的基础通过它从技术上、内容上、组织管理上把各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保证远程教育有条不紊、稳定地运行。

  ·衡量远程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标准从它诞生开始就带有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只要整个网络教育按照标准执行,就有了获得高质量与高效率的保证。

  ·提高远程教育的经济效益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可以使远程教育的发展避免盲目性、重复性,避免不必要的、无代价的经济损失和劳动损失,从而提高远程教育的经济效益。

  ·促进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育的学习教材开发标准化可以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同期;网络教育管理标准化,可以避免重复劳动,促进管理的科学化、统一化、协调化,提高管理效率。

  ·促进与国际远程教育的交流现代标准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国际性。只有与国际标准兼容才能更好保证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

  二、谁在制定网络教育的相关标准国际上专门从事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机构,它们开发最初的规范草案,并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最后形成各具特色的规范;另一类是国家级的标准化组织,它们吸取研究机构开发的规范,经过工作组的反复讨论,最后投票通过以形成正规标淮。

  一些重要的网络教育规范的创建者是:

  ·IMS(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Systems)是一个全球性的学习联盟。它致力于开发便利在线分布式学习活动的开放标准。目前它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资源元数据规范、企业规范、内容组装规范、学习者信息组装规范、问题和测试规范。(http://www. imspro. ject. org/)

  ·ADL由美国国际部创立的研究部门,专门负责与高级分布式学习活动相关的研究内容,如共享式课程对象参考模型、元数据标准及基于XML的课程结构格式等。(http://www. adlnet. org/)

  ·PROMETEUS它是欧洲委员会建立的部级项目,负责阐明各类网络教育规范的需要、收集不同部门的意见,并为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提供参考资源。(http://prometeus. org)

  ·ARIADNE它是欧洲基金会支持的,为基于计算机租远程信息处理支持的远程写作、教学和学习服务提供构思和工具,着重强调电子学习资源的共享和重用。它在开发元数据和可操作性基础框架方面对国际标准化项目有很大贡献。(http://ariadne.unil.ch/)

  网络教育标准的制定者有:

  ·Dublin Core是致力于规范Internet资源体系结构的国际性联合组织,它定义了一个所有WEB资源都应遵循的通用的核心标准。标准涉及资源的标题、创建看、主题、标识符、类型、格式等15个方面信息。其它关于学习资源的数据标准,基本上兼容Dublin Core标准,并对它作了扩展。(http://dubiincore.org/)

  ·CEN/ISSS它建立了好几个工作组,研究与学习技术相关标准,如多媒体信息和电子商务的元数据标准。1999年,它下属的一个学习技术工作室开展了"学习与培训技术及多媒体教育软件"标准化工作项目。该项目关注的是终身学习过程(包括远程教育、培训和自学)中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标准化,而信息被设想为主要以在线的方式提供。(http://www.cenorm.be/isss/Workshop/LT/)·IEEE/LTSC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负责研究制定教育系统中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标准。他们开发技术标准、推荐好的实践范例,指导软件内容、工具和技术,并设计一些方法,为开发、维持和配合那些由计算机执行的教育和培训的系统提供便利。许多LTSC开发标准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SC36子委员会提升为国际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对整个网络教育的重要性。(http://Itsc.ieee.org/)

  ·ISO/IEC JTC1/SC36国际标准化委员会下成立的学习、教育和培训的信息技术委员会。它目前最主要的研究项目有:网络教育的体系结构、学习资源的元数据标准、网络教育中术语及协作学习的相关技术标准。(http://jtclsc36.org)

  虽然上述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组织各自的研究重点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IMS吸收Dublin Core的研究成果,并与ARIADNE合作,它们的研究成果直接提供给IEEE/LTSC。当然,IEEE/LTS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负责网络教育的SC36子委员会也相互合作,最终形成国际通用的ISO标准。

  三、网络教育标准的产生过程标准的产生是分阶段的,例如IEEE/LTSC要制定一条标准,必须通过以下步骤:

  1.标准提议:由研究机构提议制定网络教育中某一领域的标准,提出标准申请。2.开发与批准提议:研究机构负责将提议写成文档,成为申请报告,然后递交给LTSC委员会,委员会批准申请,则成立工作组,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3.组织工作组:LTSC组织成立工作组。

  4.开发标准草案:工作组定期召开工作讨论会,研究制定标准草案。

  5.对标准草案进行投票:标准草案开发完成后,工作组将标提交给LTSC,委员会对该标准进行投票,通过则批准该标准,未通过则回到第4步,重新修订、完善。

  6.批准标准草案:标准草案获得通过,成为正式标准。

  7.发布标准:将该标准公布出来,指导实践。

  四、网络教育信息标准的相关内容网络教育所涉及的标准内容非常多。IEEE/LTSC的标准覆盖范围最全面,影响最为广泛。许多标准经ISO投票通过后成为国际标准,我们以此为例介绍网络教育的相关标准。

  LTSC为网络教育制定的标准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总规范方面、与学习者相关的方面、与内容相关的方面、数据与元数据方面、管理系统与应用软件方面。LTSC以工作组的方式开展工作,各工作组下设小工作组,分工更加精细。每个工作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究讨论问题。LTSC在Internet上建立网站,发布相关的标准草案,征求各方面意见。

  1.总规范方面(1)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标准这顶标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定义一个参考模型或体系结构,用它可以描绘CAI系统结构,定义在各CAI系统成份之间、及与外部服务与工具之间信息交换的格式、协议和方法。

  (2)术语标准这顶标准将列出和定义术语,这些术语被用在LTSC所开发的其它标准中。

  2.与学习者相关方面(1)学习者模型标准这个标准定义学习者模型的语法和语义,它将标志出学习者和他的知识或能力特征。它包括的元素:知识(从粗糙的到精细加工的)、技术、能力、学习风格、记录、个人信息等。

  (2)学生标识标准这顶标准将详细说明学生唯一标识的语法、语义、编码、注册、决定和认证。

  (3)资格认证标准这顶标准详细说明组成资格认证所必须和可选的数据元素,它们用于学习管理系统作参考。

  3.与内容相关方面(1)计算机辅助培训(CBT)交互语言标准本项标准定义CBT课件的主要媒体数据内容(例如声音、视频、动画和图形)及文件格式,还负责定义(或推荐现存的)基于文本程序设计语言,用于描述CBT模块的组成和逻辑行为。这项标准使CBT课件在不同CBT写作工具之间易于变流。

  (2)课程序列标准这顶标准将详细说明管理学习系统中会话的规范语言和环境。它将提供一种在用户、代理人和课件开发者间变换和开发信息的通用机制。

  (3)内容组装标准通常学习内容是一个多种成份的集合,这些成份被拷贝、传播、购买、执行并被作为单独的单元使用。单元能组合成更大的单元。这项标准描述学习内容的组装。

  4.数据和元数据方面(1)学习资源元数据(LOM)标准这项标准将详细说明学习资源元数据的语法和语义。它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网络学习资源的数据模型标准。它定义的学习资源包括:多媒体内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软件、软件工具和学习中的个人、组织和事件等。对这些学习资源主要规范了例如通用信息、生存周期、数据描述信息、技术信息、教育信息等九个方面的数据信息。

  (2)本地化标准本项标准处理学习技术的本地化问题。包括便利人类语言的翻译,但更多的是技术问题(例如字符设定和编码),也有普通的文化问题(例如适当的表示按钮或用户界面的隐喻)。

  (3)语义和交换绑定标准该工作组研究通W3C推荐的XML技术可以定义出多少LOM模型的内容。它的一个项目组已经开发出两个DTD文档,分别定义了元素类型和数据类型、功能和事件。

  (4)数据交换协议标准它将为客户、服务器和同伴间的数据交换提出一个比HTTP更好的数据交换尺度,并计划在大范围网络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分布系统、动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上更好的工作。

  5.管理系统和应用软件方面(1)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标准本标准包括:描述一门课程里有什么、如何在单独一门课程内组织和序列化个别化的课时、在课程管理软件管理下如何分配单元。本标准没有涉及课程设计、一节课的行为或一节课的结构、学生成绩数据分析等内容。

  (2)平台和媒体简档(Proflies)标准这顶标准简档将识到现存的标准、学习技术平台及内容。这项标准简档不会详细说明技术细节,但限制和加强了对已有标准的说明。这些简档将及时更新以便跟上当前的技术发展。

  (3)工具/代理通信标准这顶标准适用于由一个(或更多)用户工具和一个(或列多)教学代理组成的教育系统。工具是标准应用软件(例如电子制表软件、文本编辑器或图形工具),教学代理是能对学生提供指导的软件模块。

  五、国内的研究现状我国的网络教育信息标准化的研究工作是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的实施而起动的。

  1.《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颁布2000年5月,教育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颁发了《现代远程教目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这是我国关于远程教育信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成果。该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1)课程资源分为六大类:媒体素材、试题、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和网络课程,详细规定了各类资源的功能、技术开发要求和信息属性标注。

  (2)教学支持系统所具有的功能要求。

  (3)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2.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的成立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成立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该委员会致力于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一方面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工作,另一方面结合我国网上教育具体实践对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既与国际接轨并为国际标准提供中国的个案补充,又符合本国的国情以利于我国远程教育的长远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远程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需先行
· 论远程教学过程最优化
· 软硬结合推动远程教育发展
· 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能量有多大?
· 远程教育需要经济学的考量
·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中国之路
· 芜湖: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试点工程进展顺利
· 远程教育在农村有点“水土不服”
· 聚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保障
·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公平新乐章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